6月8日,延吉市阿里郎广场上热闹非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围观和参与。各族群众欢聚在一起,包粽子、制艾糕、编彩绳……处处涌动着民族团结的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粽子是端午节传统习俗。延边州文广旅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社区志愿者将浸泡好的糯米、清洗干净的粽叶和蜜枣等材料摆放整齐后,便开始各展所长,分工合作。大家将粽叶挽成漏斗状,填上糯米、馅料,再封口捆扎,一个个饱满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工作人员将粽子煮好后,分发给群众品尝,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艾糕是中国朝鲜族传承至今的端午节民俗食品。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传承人和社区群众穿着民族服饰,用艾蒿和糯米融合的面皮包上红豆馅,再撒上黄豆面,一块软糯香甜的艾糕就制作完成了。

延边博物馆的馆员在现场为群众编织五彩绳。大家手拿五彩线,一边动手编织,一边和众人交流彩绳的编织技巧,分享其中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端午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节日习俗虽不尽相同,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和民族团结的认同却一脉相承。此次活动不仅让各族群众进一步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情谊,进一步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林茵 孙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