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一位网友发现了一场直播,在偌大的尼日利亚皇宫内,一个中国小伙正在接受酋长册封仪式。

这场特殊的仪式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直播间的人越涌越多,大家都对这个人有着十足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心里,非洲酋长一直是比较神秘的存在,一个部落的领导者,拥有无上的权力,一根权杖就能得到大家的拥戴,还能娶很多个老婆,不像在中国受到一夫一妻的限制。

很快就有网友发出疑问:这不是个中国人吗?怎么会变成非洲酋长呢?

也有人怀疑这是在作秀,很快就遭到大家的反驳:这是官方直播,不可能有假!

一时间大家都对这位新任非洲酋长议论纷纷,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拿下这个“黄金位置”。

当这个小伙穿上非洲酋长的衣服,手拿权杖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有人给了我们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小伙叫孔涛,出生于河南濮阳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学校里是人尽皆知的尖子生。他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并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在大学期间,他继续保持自律的学习状态,并且考上了研究生。在研究生毕业后,他得到了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机会。

他如愿的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公司,入职之后没多久,就被公司派往尼日利亚,成为援建工程项目组的一员。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决心前往尼日利亚,好好历练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来乍到的孔涛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下了飞机的他被当地的环境惊得说不出一句话,脏乱差的街道,矮旧的房子,每一处地方都透着心酸,这让孔涛觉得,这份工作的困难程度比他想的还要更高。

自此,孔涛开始了在尼日利亚的援建生涯。

说到援建,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和尼日利亚的渊源,我国从上个世纪开始就与尼日利亚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帮助他们完成了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尼日利亚也对中国这个老大哥抱着非常尊重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是联合国、非洲联盟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国际组织成员国,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坐拥如此多资源的尼日利亚却建不出一条铁路,因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技术,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乐于助人的象征,向他们伸出了支援的手。

孔涛一行人就是铁路建造项目的先驱。但是在初期,却因为气候的原因吃尽了苦头,孔涛对非洲炎热的天气很不适应,高温让他很快就倒下了。

不仅是这样,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孔涛从没见过如此“巨大”的蚊子,各种见都没见过的蚊虫让他们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涛甚至在采访时还显得心有余悸:

随时都能听到同事们的惊呼声,想想还是觉得不容易!

他们本以为习惯了比这些蚊虫后就是结束,却没想到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们,那就是:疟疾!

疟疾在非洲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天气炎热加上环境的脏乱,一个小小的蚊虫叮咬都有可能染上,这种病也俗称“打摆子”,他们对当地的生存环境还没适应,免疫力低下的一行人很快就中了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是一个同事开始上吐下泻,短短一周的折腾就瘦了一公斤,其他人也都多多少少被影响,只有孔涛幸运的没被感染。

在医疗卫生条件如此差的地方,他们受尽了考验,但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有放弃,哪怕是刀山火海,带着任务来到尼日利亚的他们,也在一步步的推进工作。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孔涛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可惜却没有用武之地,当地会英语的人不多,大部分还是说的豪萨语,所以交流起来十分困难。

为了以后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孔涛只能从头开始学习当地语言。

他经常向当地人请教发音,很快他就能和当地人民进行简单的交流,这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了极大的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涛不仅学习能力强,在工作上也是精明强干的,他被任命为电气第四事业部分公司经理,能力大责任也就越大,新官上任的孔涛也对建设中的项目更加迫切。

但是项目的推进却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快,很多环节都一拖再拖,始终得不到解决。

在考察建设项目中,他们对各种各样土壤的取土样本做了检测,最终发现隔壁一个叫葫芦弥村的地方能完美匹配要求,得到这个消息的孔涛高兴的几天都睡不着觉。

他们决定在葫芦弥村建立一个取土场。在他们设计的方案里,葫芦弥村是一个绝佳的位置,不仅土壤合适,地方也合适,肯定能够得到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就要做的孔涛立刻带着人和机器到了葫芦弥村,但就在他们兴冲冲的时候,村民的一句话却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你们不能随意就拿这里当取土场,没有酋长的同意我们是不会让你们这么做的!

在村民们的心里,土地都是酋长赐给他们用来耕种的,没有酋长的命令他们绝不会用作另外的用途。

看着全村都出来拦着工程队,孔涛一时间也懵了,没想到第一步就这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本以为这个取土场的建立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毕竟是帮助他们当地人民发展的,谁知道碰了一鼻子灰。

试图和村民们解释的孔涛无奈的离开了,工程推进不下去的困窘让他心急如焚。这时候公司里有经验的大哥给他出了个主意:或许他可以试试找当地的酋长。

孔涛立刻找到了酋长,说明自己的来意,经过协商后酋长同意了把葫芦弥村当做取土地。但是他要亲自丈量所有的数据。

孔涛被酋长震撼到了,没想到他们对自己的领地是如此的认真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酋长也知道孔涛他们是为了建造铁路才征地,是为了尼日利亚更好的发展,就打算以低价将这片土地卖给孔涛,但孔涛拒绝了,还是以正常价格买下来。

面对如此善良而又有原则的中国人,酋长给孔涛竖起了大拇指。

取土地解决后,阿卡铁路正式动工。这条铁路全长185.6公里,如此庞大的工作量自然也需要大量的基建工作人员。

他们带来的人手不足,孔涛又陷入另一个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愁坏了孔涛,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基建人员却迟迟没能到位,再这样拖下去竣工时间又成了新的大问题。

这时候一个酋长找到了孔涛,想问能不能给村民们一些工作的机会,因为当地的工资只有每月600块,很难维持生活。

孔涛正愁找不到人,他立刻将酋长的想法告诉了直属领导,但是领导却考虑到了更多的层面:这些村民什么都不懂,万一聘用了他们反而是个错误怎么办?

领导的担心不无道理,由于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非常落后,也非常陈旧,他们没有正常的生活观念,只觉得能活下去就够了,并不想主动获得什么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领导拒绝的孔涛依然不气馁,他觉得还是要先让工程运转起来,不想再拖下去的孔涛选择了主动出击。

他开始挨家挨户的给村民们宣讲,告诉他们如果来工作就能拿到不菲的报酬,远比当地的薪资要高。

一些村民听到薪资后还是动心了,就尝试着去工地干活,但都是待了几天后就不想干了。

长时间没有时间观念的村民们经常不按时到达工地,要么晚来,要么早退,要么嫌地方远,总之就是不听从指挥。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工程进度依旧很缓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天天过去,工程进度却达不到预期,坐不住的孔涛这次换了个办法。

他不再用传统的说教的方式,而是把中国工人和当地村民排在同一个班里,谁工作的好谁就可以当班长,还能拿到比别人更高的报酬,甚至做得更好还能进入管理层参与决策。

很快,这种“内卷”的方式有了成效,激起了当地村民的好胜心,他们开始请教相关的技术,一遍又一遍的学习,每个人都想当个小领导。

在孔涛的带领下,村民们也逐渐明白了什么叫做“幸福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涛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也是感慨万分:

“没想到村民们到最后都变得那么勤劳,不仅工程的进展速度变快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这就叫双赢!”

2016年7月26日,阿卡铁路正式竣工,这条铁路的建成,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到了8月份的时候,火车票就开始买不到了,当地的一些官员想要买张票,都得私下里托人找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铁路也是国外首例采用中国标准的铁路。因为不仅是在非洲,国外其他地方也基本上都采用欧洲标准。

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材料以及技术,造价昂贵,对落后的非洲并不适用,反而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孔涛在动工之前找到了相关项目的负责人,阐明缘由后,他们选择了中国标准,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这就叫: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孔涛在工作之余还帮助当地的学校建校舍,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自费带着团队将当地的学校重新翻修,并且还新建了三所新校舍,让孩子们都有安心读书的地方,身体力行的践行“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他也被当地人尊敬的称为“孔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他还自费建了一个足球场,让孩子们有自由自在玩耍的地方,还说:

“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我就高兴,这很值得!”

在教育上做了贡献的孔涛在人文方面也没落下,他非常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又是自费带着团队重新修缮清真寺,还将连接麦加朝圣汇合点营地的道路进行了修理。

他毫不吝啬,这一桩桩美谈都让当地人民对他更加感激,当地人民都认为孔涛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2018年9月,孔涛收到了当地土皇的一封邀请函,信上说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涛到了皇宫后,才知道这份礼物就是“酋长”的头衔,地位仅次于土皇。这可把他惊讶坏了,一开始还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仪式呢,后来才知道这不是做梦。

要知道酋长不是谁都能当的,孔涛为当地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才能被册封为酋长。

他在全国人民的见证下成为了一名“酋长”,拥有了封地,拥有了象征着权力的权杖。

回到公司的他被同事笑着问:小孔,你现在是不是可以娶好多个老婆了?

孔涛并没有对同事的调侃发表意见,他并没有觉得酋长的身份给他带来了什么独特之处,还是选择踏踏实实工作,满心都想着早日回国,和自己的妻子还有女儿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年在外的孔涛与家庭分离的时间已经太久了,他时常拿出藏在皮夹里的照片摩挲,看着照片里妻子和女儿的笑容,他就能短暂的得到治愈,忘记离家的苦和工作的累。

成为非洲酋长的孔涛没有因此得意忘形,还是照常生活,踏实工作。跨过了疫情的障碍后,终于在2021年完成了尼日利亚的所有工作,选择回国。

孔涛用自己的努力为尼日利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得到了尼日利亚人民的认可。

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对此他的回答是:我所做的都是我该做的,酋长的头衔不仅仅是赋予给我本身,更是中尼两国友好的见证,这份荣誉是对中国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在这个地方继续发光发热,为中非的友谊之墙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