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田坝镇上鹿村,重重叠叠的大山,让久居这里的村民出行不便,产业主要依靠“三大坨”(玉米、马铃薯、红薯),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

这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村民来讲,咬咬牙或许能坚持,也能发展。但,对于右手意外截肢的邓昌国和身患小儿麻痹症的胡开琼夫妇来说,要想过上好日子,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就是这样一对残疾夫妻,撑着并不健全的身体,依靠黄连这个产业,种下了“甜”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昌国正在管护黄连。冉梦竹摄

身残志坚相互吸引

刚下过雨的林间小道湿滑难走,但邓昌国健步如飞。“这条小路都是我一点点砍出来的,已经很熟悉了。” 他边走边介绍。脚下这条长一公里,宽仅能容纳一人的羊肠小道,是前往邓昌国黄连种植基地的唯一小路。

今年50岁的邓昌国是田坝镇上鹿村人,一岁时因意外导致右手截肢,虽然早已习惯独臂生活,但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人介绍,邓昌国认识了同样身患残疾的胡开琼,有着相似经历的二人惺惺相惜,很快走到了一起,并诞下了大女儿邓学见。日子虽然拮据,好在家庭和睦。但好景不长,刚出生不久,邓学见就被诊断为先天性智力障碍,这让本就生活困难的二人如坠冰窖。

可生活总得继续,本就身患残疾的邓昌国和妻子只能加倍努力,才能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维持下去。2013年,夫妇二人辗转到重庆主城,想靠摆地摊挣点钱。但几年过去,收入微乎其微。再干下去不是长久之计,2019年,二人毅然回到了家乡。

靠山吃山种下“甜”希望

回家后的邓昌国时常思索,如何才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期间,政府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我想把握机会,不能完全指望国家救助,自己要动起来。”邓昌国夫妇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田坝镇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黄连,邓昌国就想到开州岳父刚好懂得这门技术,经过两个月的勤学钻研,邓昌国“满载”而归。可技术有了,启动资金从何来?正当邓昌国发愁之际,田坝镇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为邓昌国争取到了五万元残疾人无息贷款。“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我就有了发展产业的底气。”邓昌国高兴地说。

钱有了,地怎么办?邓昌国自家土地偏远,且不适合种植黄连。于是,经过多次考察,邓昌国最终以8500元的价格,租下了100亩荒山,租期十五年。

黄连苦,种黄连更苦。因为黄连是多年生药材,至少七年才会有收成,且怕晒、怕水,所以必须种在有一定坡度的树林中。邓昌国租的荒山没有路,他就一个人、一只手,一米一米的开垦,慢慢地,一条一公里的小路,就通向了他的“新战场”。

因为三轮车到不了山上,工具、肥料全靠邓昌国一个人肩挑背磨,就这样一点点运、一颗颗种,慢慢地,十几亩黄连苗在上鹿村这片荒山上开始茁壮生长。但还有这么多地,靠他一个人一只手的力量,还是稍显吃力。回家后,邓昌国与妻子胡开琼商议后决定雇几个短期工人帮忙。

经过熟人介绍,最终邓昌国雇到十余名帮工。由于部分帮工是从开州、云阳等地过来务工,夫妻二人除了每日120元工钱外,还给大家包吃包住。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如今邓昌国的黄连基地,已成功种植60亩,看着满地绿油油的黄连,邓昌国总是忍不住笑:“现在黄连市场价是160到170元一斤,我们每亩最少可以产个100斤,最多的可以达到150斤。这样的日子,真的才是有盼头了!”邓昌国购买黄连苗时,就联系好了收购商,找到了销售门路,打消了后顾之忧。按目前的市场价,他家的黄连种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开琼正在养猪。冉梦竹摄

长短结合开设养殖场

但黄连种植周期长,短时间难有回报。只投入,不收入,经济压力大。好在邓昌国,还有位能干的贤内助。丈夫负责长期产业在山上种药材,妻子在家负责短时见效,开起养猪场。

妻子胡开琼因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行动不便的她无法在种植黄连上为邓昌国助力,于是夫妻二人分工合作,2023年,妻子在家后面办起了养猪场。

由于行动不便,普通人一上午就能完成的工作,胡开琼常常要忙上一整天。每天天还没亮胡开琼便起床,照顾完小孩吃完早饭,便到养猪场忙活。“养猪太累了,主要是我身体不便,所以很多活做起来比较吃力,邓昌国要忙着种黄连,也帮不上忙,我经常忙起来饭都只吃得到两顿,有时候就一顿。”说起其中的辛酸,胡开琼难忍哽咽。

由于想节约点资金,生猪的吃食都靠胡开琼自己种,土豆、红薯、萝卜、玉米,所有的粮食几乎都是她一人种植,她矮小的身躯干起活来却相当麻利。“不麻利点不行啊,每天早中晚猪圈都要打扫一次,还要给它们喂食,冬天还要保暖,屋头人也还要吃饭,那真是没得闲下来的时候。”胡开琼说起这些,手上的活也没有停下。

她特别是冬天的时候,遇上母猪生仔,直接整宿睡不了觉,刚出生的猪仔抵抗力低,为了防止小猪死掉,那几个小时根本离不开人。有时候晚上走夜路去养猪场,行动不便摔了跤、流了血,也只能咬着牙爬起来拍拍裤子继续干。“好在,这个日子,真的一天天地在变好啊!”胡开琼想到未来,眼眶里盈满热泪。

如今,胡开琼的养猪场从刚开始的几头猪,逐渐发展到二十几头,她靠着自己残缺矮小的身躯,温柔且有力地扶起了邓昌国的后背。

家里种着几十亩黄连,养着二十几头猪,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这就是邓昌国脸上总挂着笑的原因。

生有热烈,藏于俗常。邓昌国与胡开琼,经历过艰难困苦,但如今的他们,仍然过得简单充实,充满斗志。对于未来,他们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希望通过自己的手,带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贺裕思、冉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