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所有岗位请注意,吊装作业前安全检查已完成,无安全隐患,开始吊装下井。”6月11日,随着中铁十四局集团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盾构经理薛永超的指令下达和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一号台车缓缓从地面升起,标志“山河号”盾构机首件开始吊装下井,拉开了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下井组装的序幕,为盾构机始发掘进重大节点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项目地质情况量身定制的“山河号”,是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7.5米,盾构机总长163米、重达5200吨、装机总功率12580千瓦,主要由刀盘、12块盾体、主驱动、拼装机、桥架、四节后配套台车及附属部件组成,盾构机总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次吊装下井的一号台车,是“山河号”盾构机后配套台车中最大、最关键的一节,重510吨,长约30米;设计为三层框架结构,搭载盾构机掘进的主要设备,配置有盾构机驾驶室、供电设施、泥浆环流系统组件、液压泵站组件和同步双液注浆系统组件。考虑其庞大的尺寸和重量,分三段以后、中、前的顺序,由800吨履带吊从始发井端头依次吊装下井,在井下指定位置完成组装工作。

“现场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项目安全总监陶常辉介绍道:“我们严格执行吊装作业‘十不吊’原则,吊装作业前对吊装作业人员、机械、作业区域警示防护、吊具等作业条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项目部还配备专门吊装包保值班人员,对每一吊进行检查验收。”吊装下井是盾构机拼装过程中风险系数最高的一环,时值2024年“安全生产月”,为确保“山河号”吊装下井工作安全有序完成,项目部多次组织技术交流会和盾构机吊装安全隐患排查梳理会,并对各层级管理人员、一线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瞄准盾构机年内始发目标,项目部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同步进行拆解运输、吊装下井、盾构机配套设施建设、箱涵预制生产,对现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严格把控各工作面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周祥表示,“我们不断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投入技术、安全管理人员35人、施工人员200余人;配备300吨、400吨、800吨履带吊各一台,最大程度保证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是构建南北向跨黄河的大通道之一,建成后,将助力济南主城区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互联互通,有力推进起步区建设全面提速,促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常青 通讯员 赵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