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球媒体报道,5月31日,在本年度“香会”上,备受瞩目的活动——中美两国国防部长的面对面会谈如期进行。

大约在中午12时45分,美国防长奥斯汀率其团队抵达会议地点,而仅仅9分钟后,中国防长董军及其代表团也相继到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均提前赴会,且会谈时间超出了原定的1小时,延长了15分钟,这充分显示出双方的对话意愿以及讨论的议题之广泛。

此次会谈不仅是军事高层的交流,更是一场深层次的较量。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会谈的重点并非在于说服对方,而是向“香会”的其他与会国家进一步阐明中美各自的安全理念,这将直接影响这些国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立场选择。因此,这次会谈实质上也是一场关乎舆论的较量。

据美国防务高官披露,奥斯汀在此次会谈中肩负双重任务。其一,是稳定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关系,并试图煽动这些国家与中国形成对立。

尽管美国的战略焦点一直集中在亚太地区,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近期被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所分散。因此,美国需要安抚如菲律宾、日本等盟友,以确保他们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关注度并未降低。

其二,奥斯汀还试图缓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尽管这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但美国实际上已陷入这种复杂的逻辑中。

美国一方面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并在科技、经贸等多个层面对中国进行打压,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但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忧中美关系彻底失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中美之间存在诸多分歧和摩擦,但双方在多个领域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害怕过度的挑衅会引火烧身。

因此,美国寻求对话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中美之间的博弈节奏,从而最大化其自身利益。所以,当美国官员谈及“缓和中美关系”时,并非真心希望改善关系。

对于中国而言,参加此次“香会”及与美国防长的会谈也承载着两大重要任务。首先,中国希望借此机会让各国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的战略意图,特别是让地区内的国家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的安全理念。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国家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国家,以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因此,中国有必要利用“香会”这一平台,清晰地传达自身的安全理念,以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例如,在上一届的“香会”上,中国就提出了要超越丛林法则,追求公平正义,以及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防范阵营对抗。

其次,中国也需要在会谈中向美国明确划定红线。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就在一周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刚在台湾海峡进行了环台军事演习。

因此,在这次面对面会谈中,双方必然会就台湾问题进行激烈的交锋。

据法新社报道,奥斯汀在会谈中再次表达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行动的“关切”。对此,董军防长明确指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

此外,在南海问题上,中美双方也必然会讨论到近期中菲之间的海上摩擦。吴谦大校在介绍会谈情况时表示,中美双方已就南海问题交换了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显示出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明显的分歧,并未达成任何共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且一贯的,即相关海上摩擦应由中菲双方通过对话和沟通来解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尽管中美两国国防部长再次实现了面对面会谈,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美在军事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迄今为止,美国在台湾海峡和南海等中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上仍未给出积极的回应。当然,我们本就不应对美国抱有过高的期望。

在寻求对话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做好应对挑战和斗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