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消息,“农历五月,杏黄麦熟”,在苏家坨镇的各大果园内,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玉巴达杏已经压弯了枝头。

走进采摘园,扑鼻的果香透着清甜,一阵风刮过,空气中也弥漫着杏的香味。一颗颗半透明白中泛黄,带着些许“红脸儿”的玉巴达杏挂满枝头,丝丝馨香,沁人心脾。摘下一颗,咬上一口,伴着特有的果香,细腻多汁的杏肉,让人口舌生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巴达杏时令性强,熟透的只能存两天,不方便大批运输,现场采摘、即时食用是最好方式。

每年5到8月,苏家坨镇的玉巴达杏、樱桃、油桃、毛桃、水蜜桃等水果依次成熟,眼下正是采摘玉巴达杏的最好时节。“自从知道这边种的玉巴达杏好吃,这几年了,每年到时间就过来采摘,回去跟亲朋好友分一分,自然熟的就是好吃,特别甜。”前来采摘的韩女士一边采摘一边说道。

杏树枝头挂满了果子,底色泛黄,朝向太阳一面呈鲜艳红色。据介绍,“玉巴达”在满语中是好吃的意思,玉巴达杏就是好吃的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京海淀地区,栽培杏已有500多年历史,据记载,明代时期玉巴达杏作为贡杏享誉京城。据清《帝京岁时纪胜》描述:“杏除香自、巴达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红等杏,仁亦甘美。”其中,巴达杏说的就是玉巴达杏。

苏家坨镇地域面积广,浅山区与平原区相互交错,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土质、水质优良,具有先天的果树种植地理优势。海淀玉巴达杏主要分布在海淀区西山东麓沿线,三面环山形成一个C型山洼,4月初开花、6月上旬成熟。苏家坨镇西埠头村、车耳营村、草厂村、七王坟村都有广泛种植。

苏家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于宝海告诉记者:“苏家坨镇现有果园面积约1.6万亩,其中杏树的种植面积约3800亩,玉巴达杏的种植面积约1100亩,亩产约1000斤。我们从栽培管理、修剪等技术方面,以及政策方面给予果园农户指导,同时,还畅通销售渠道,来保障果农种的好果还能卖个好价钱。”

编辑 张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