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问题冷处理,是一种智慧

刊于2024年5月刊《班组天地》杂志

◎张修东

春花散尽无人知,只愿与君长相守。应该是一种久远的祈望。

春花,带走了一树繁花挽着的一树繁花,而接续下来的夏日,适时而来乘势而上借势发挥的世界万物依旧葱茏熙攘,秋的萧瑟、冬的蕴藏,持续跟进,一个季节接力一个季节,再急,也按程序;再慌,也有先后,这便是天地之间千百年来仍在不停梵唱的总基调。

一遍遍赏读夏老师的卷首语《别急,事缓则圆》,掩卷深思,终有所悟。

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古老西藏有个叫爱迪巴的人,每当与人闹别扭、置气之后,总是飞快跑回家,围着自己现有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气喘吁吁之时,早已将刚才的置气消失殆尽。这时的他在想:地这么少,房子这么小,哪有资格更没有时间和人家置气。年轮飞转,凭借这姿态,他开始富裕起来,每当再次遇到和人生气的时候,还是老习惯,围着现有的土地和房子跑三圈。这时的他又在想:地这么多,房子这么大,何必跟人家计较。别急,事缓三思,圆满了爱迪巴的人生旅程。我理解,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期间有个静思衬,求顿悟、捋得失的机缘,是聪明之举,而义无反顾地做到不与不该计较的人和事打交道并戛然而止,才是一种智慧之举。

台湾的圣严法师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禅修,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不是修行。而把这场修行看得透、做到位,或许正是基于对某一事件的分析、梳理、抉择以及决断,整个过程,缓冲,舒缓,方能达到安澜平缓的目的。恰如夏老师在卷首语中说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人,碰到想不通的事,缓一缓放一放,也许就水到渠成了……实际上,夏老师是在将古训“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通俗化。读之,颇为受益。原先在煤矿任职时,经常与组干部门打交道。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部长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打印的文字:真着急,假生气;热问题,冷处理;走直路,拐活弯……仔细琢磨,确有其道理,随之抄录下来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处置繁杂的事务,理顺繁忙的公务,着急是一种心态表露,而生气却不能成为办成事的结果。群众反映集中的某管理人员的问题,拍脑瓜成决策,拍胸膛打包票,到最后只能是拍屁股喊后悔。前行的道路遇到沟坎,一个企业遭遇爬坡,一个人遇到仕途低谷,这时最好的做法是:别急,缓一缓,广开思路,广纳群言,广益集思,或许,不经意的一席话,导引出的正是脱困解难的阳光大道呢。

不得不说,缓与圆,是过程和结果的融合,是驱动和行动的融洽。前段,参团观展古大运河的壮观。沿河道行走,清爽的空气传遍全身,一种少有的惬意袭上心头。夜晚的古河道,红黄蓝白灯带喷射出光芒,交替着洒向水面,河水完全变了颜色,银河星点,流光溢彩,似一条条流动的五彩绸,在水面上飘啊飘。河水触摸河岸,发出清脆的啪啪声,几艘旅游船迎面驶来,激荡着河水忽上忽下,像极了一群人在恣意荡着秋千,长达3200公里的大运河,之所以存活1000多年,曲折之中缓解了压力,缓流之中实现迂回,或许形成了它酣畅淋漓的理由。

夏老师在卷首语写到:“遇到急事时缓一缓,给自己一个做事的心情和环境,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已经铭记在心,并以此指导今后工作生活的每一个时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