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穿旗袍,高考结束送花!

每年,家长穿旗袍送孩子上考场是必有的项目,希望孩子“旗开得胜”,有的家长还举着向日葵祝愿“一举夺魁”。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某考点门口围着迎接结束高考的家长,有的家庭甚至是“全家总动员”,家长们好像商量好一样,都给走出考场的孩子送鲜花。

考生走出考场,看见父母竟然用鲜花祝福自己,脸上也绽开了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每个考生都有家长捧花迎接,不知他们有何想法,回家后是否给父母摆脸。

穿旗袍送考、捧鲜花迎接高考结束的孩子,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减压、祝福孩子。

从孩子的成长看,我们的孩子太被“溺爱”了,我们的孩子太“脆弱”了,我们的孩子得时时处处看见父母的爱。

以前,考大学比现在难多了,大学生给分配工作,可那是少数;多数上不了大学的学生还得种地、卷铺盖打工,家长、孩子平心静气接受!

如今上大学不是难事,家长反而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焦虑!背后隐藏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明当下上大学越来越不能改变命运,顶多可以谋生,不少孩子大学毕业还得啃老。

所以,人们就孤投一掷卷双一流大学。

普通人家孩子为了成绩,365天都在学习,没时间劳动,没时间自理内务,家长也舍不得孩子做家务。

结果,普通孩子把皮实耐劳的品质也丢了,变得四肢不勤、爱发脾气。

我家孩子在省城上私立初中,发现很多同学都不会套被罩,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还得把脏了的被罩扒下来,再把干净的给套上。

学校很用心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对内务抓得很严,有同学在学校还能自己洗袜子,回家就得父母给洗。

如果普通孩子把内务自理都视为负担,那自立、生存等能力就发展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大学毕业,如何与有资源、重视素质教育的精英孩子竞争?

我在琢磨如今的教育:

教育的内卷如果把学生的生存能力都卷没了,能算进步吗?

普通孩子拼命与城市精英孩子卷,即便在分数上胜出,可素养上的差距还是不小,却把能吃苦、耐抗压等宝贵的底层东西丢了。

对于个体学生,高考该是一次历练,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对待。别关心过度,用“鲜花”、“旗袍”来取悦、施压孩子,小心夺走他们身上的底层、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