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央视端午晚会:传统唱跳节目和主持人大势已去,五点巧思获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端午晚会,自从2022开始,不再走纯玩游戏、唱歌跳舞的路线,2023年更是首次走出演播室,到了湖北宜昌录制。而《奋楫家国——碧水长歌颂端阳2024》,继续走唯美、高大上模式,以歌舞、朗诵、微短片为主,难怪叫特别节目。第二次选择屈原故里,主舞台与延展舞台相辅相成,实景山水与文艺表演融合,又是一部绝佳的文旅宣传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奋楫家国——碧水长歌颂端阳2024》全程95分钟左右,分为吾乡、吾爱、吾志、吾国四个篇章,穿插4个为宜昌量身定制的微短片。节目编排巧妙,用“诗词朗读+民乐交响”串场,换句话说四个篇章,都是以配乐诗朗诵开场。诵读无疑是央视端午晚会的重中之重,能最直观体现出2024年央视端午特别节目的特别之处,确实抓住了一个“颂”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颂端阳》中的“颂”,通过演员们吟诵的千古名篇和诗词歌赋,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展示传统端午文化中诗意的一面。加上都是在宜昌当地瑰丽多姿的长江风光带录制,把诗词的意境诠释得恰到好处,端午民俗和传承传统的人,通过专题短片的介绍,走进千家万户。2024年的央视端午晚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文化内涵,还有视觉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总结了五个获网友好评的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画面唯美、意境深远。

2024年央视端午晚会,舞台表演比例明显增加,实景包括8个诵读、4个微短片、3个歌舞,剩下的都在舞台上表演。无论是主舞台还是实景,画面唯美,有电影般质感,主色调为青绿色,养眼。尤其实景拍摄的诵读节目,表演者置身于长江水上游轮、帆船、两岸的风光地带中,激情飞扬的朗诵,配上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人在画中游,画在诗中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明星效应,实力说话。

以实力派演员和歌手为主,偶像、顶流明星都无缘央视端午晚会。比如:诵读的王洛勇、刘劲、马文忠、陈数、张铎、邰丽华、陈逸恒、唐国强;唱歌的戴荃、刘洋洋、王祺、刘芸、毛晓彤、于朦胧、王栎鑫、白举纲、王莉、王凯、吴碧霞、刘惜君、张英席、艾热、张赫、高翔宇、代云帆、王佑硕、黄龄、苏醒;演奏的吕思清、Eliott Tord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没主持人,诵读串场。

《2024颂端阳》依然没有安排主持人。不仅没有演员临时客串,连央视自己的主持人都没有。章节与章节靠诵读串场,每个章节有两个诵读节目,紧扣“吾家、吾国”主题。很多外景节目是分开录制的,互相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单独拎出来表演也可以。关键已经习惯了没有主持人串场,一个接一个节目,也没有影响观看体验和推进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跨界混搭、出乎意料。

追求“跨界+创意=混搭”,是近几年央视端午晚会的常规操作,各种出乎意料的临时组合表演节目。比如:戴荃和刘洋洋,王祺和刘芸,毛晓彤和于朦胧,王栎鑫和白举纲,黄龄和苏醒,希林娜依高和李圣杰6个组合唱歌,绝对实现了1+1>2的结果。还有吕思清和法国音乐人Eliott Tordo的小提琴二胡合奏,以及康亚婵和施洁净的秦腔绍剧对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⑤,非遗展示、赏心悦目。

端午节民俗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祭先祖、制作香囊,湖北民歌、少林和峨眉武术等非遗技艺展示,让人大开眼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2024端午晚会,精品佳作赏心悦目,每首歌、每支舞、每首诗词都是精挑细选的,反响热烈。比如:民歌童谣《端午吟》《巴到些》,器乐演奏《梁祝》,《离骚》《天问》等诗词诵读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