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你个傻子,海参怎么能不给保姆吃呢?”倪萍说:“海参很贵的!”姥姥一番话就让倪萍恍然大悟。

1959年,倪萍出生在山东威海一个工人家庭中。她从小就学习十分努力,在17岁那年通过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艺术学院。

倪萍在毕业后被分配到话剧院,当起了电影演员。不过她很快就靠着自己的演技被大众认可,并被邀请到春晚现场,最终跨界到了主持人界。

由于从小是和姥姥一起生活,所以倪萍在赚到钱后第一时间想到了姥姥。她在北京买了一套大房子,将姥姥接过来生活。

由于自己平常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姥姥,所以倪萍专门聘请了一位保姆来负责洗衣做饭。

而那位保姆也是一位憨厚朴实的大姐,倪萍也不讲究家里规矩或是礼仪,每天吃饭的时候就让保姆一起吃。

因为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所以倪萍就买了几大盒海参来给她疗养身体。虽然那个年代海参相对于工资来说较为昂贵,但只要姥姥身体健康倪萍觉得自己花再多钱也值了。

“你天天跟保姆说咱们是一家人,但每天端上桌的海参却不想着分给人家一只,还当着人家面吃,这像一家人吗?”家里经常做这道菜,但海参却没有保姆的事情,姥姥看不下去便提醒道。

倪萍却不当回事:“海参挺贵的,其他菜又不是不让保姆吃。”

“孩子,你平常工作这么忙回家也不数数海参剩几个。她做菜的时候完全可以多做几个,在厨房里吃完你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让她在餐桌上大大方方的吃,这样不是更好吗?”

姥姥看了看冰箱里琳琅满目的食材“你让保姆做有她一份的海参,她才会真正把自己当做家里的一份子,尽心尽力的为家里做贡献。”

倪萍这时候才恍然大悟,一个海参充其量也就几块钱,算不上什么。但保姆可是每天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她心里怎么想很重要。

哪怕和保姆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但大家已经相处时间这么久了,没必要因为这种小事伤了和气。都说人与人之间是真心换真心,既然说大家是一家人就应该让保姆感觉到大家没有任何不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天中午做五只海参,咱们一起吃。”当晚,倪萍专门强调了从此以后大家每顿饭吃的东西都一样,保姆十分感动,握住倪萍的手很久都不肯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