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及依托单位同政府签订立项合同之后,政府的资助也会按照不同比例和不同财政管理准则依次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篇文章我们讲解了创业类人才项目合同的签订三大注意事项,创业人重点关注,是实实在在关乎钱袋子和创业项目未来三年经营血脉的事儿。经费预算又分为经费来源、支出预算两大模块。

1、来源预算单位: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预算表格形式会因着不同级别的人才项目设置而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表现内容大致相同,这里表格仅做举例。

项目科技经费采取一次性或分年度拨款形式,从表格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项目经费总投入包含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其他。那么知道经费投入来源构成和所指后这张表填起来就简单多了,首先总投入的数据在网申阶段已然确定,政府财政拨款按照立项公示文件中资助金额填报,剩余的就是自筹资金部分了,搞清楚这些之后按照立项项目和企业发展经营规划,分配进中期和验收阶段作为各自资金考察指标。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弄清楚政府政府财政拨款中哪些是省/市等级别的拨款,哪些是地方政府配套,其次就是如果项目建设期存在一定规模的社会风险投资等可以放在其他或者自筹部分作为日后项目考察和验收的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创业项目本身的资金筹措压力。最后,分配经费预算进入中期和验收阶段时一定要合理评估并做好项目经费阶段性使用计划,避免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

2、支出预算单位: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出预算表格形式会因着不同级别的人才项目设置而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表现内容大致相同,这里表格仅做举例。

明确好项目经费构成和来源数据之后,下一步就是创业人要考虑的这些经费的合理使用,上面这张表格就告诉了我们创业人要如何花?可以花在哪些地方?各科目的预算比例按照不同行业经营特点结合项目未来发展规划分配即可,这里不做一一例举。

合同正式签订后并落章存档,作为人才项目后续的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的依据,按照阶段性指标完成情况落实阶段性资金发放情况。所以小小一份合同关乎重大,请各位创业人们一定要重视和关注签订内容。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