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宵摊上,鲜香麻辣的小龙虾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一批批小龙虾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麻辣的、蒜蓉的、蟹黄的、冰镇的......一虾多吃,时光在暑气散去的夜晚慢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小龙虾,在掇刀区形成了养殖、加工、流通全链条发展态势。全区各类小龙虾养殖主体达到28家,养虾大户日益增多,以荆门市亿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亿杰食品”)为龙头的小龙虾精深加工规模扩大,掇刀产“小龙虾”发往全国各地。入夏以来,记者深入田间、工厂、市场,近距离观察掇刀区“一只虾”的“旅行”。

5月21日,晚上十点,团林铺镇罗咀村7组村民李春芬拿着手电筒,正仔细察看自家水田里的情况。夜深有雾,月光从天边微微渗出,映照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眼下还未插秧,李春芬在看什么呢?原来,李春芬的田里养着小龙虾,天气渐热,龙虾易“翻塘”,需格外细心照看,李春芬每天要巡田几次,夜里也要来看看。在田埂上走了一圈下来,李春芬没有发现缺氧、起水的情况,便放心地回家睡了。凌晨两点半,李春芬又来到田里收虾。

“小龙虾喜阴凉,昼伏夜出。我都是凌晨两三点开工收虾子,再送到合作社去卖,然后回来喂食、割草,忙到八九点吃早饭、休息,下午四点再‘下笼子’。再过几天,要插秧了,第二批小龙虾也要开始准备投苗了。”这就是李春芬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春芬有7年虾稻养殖经验,她经常参加区水产发展中心组织的培训,养的虾存活率高、质量好,也卖得上价钱。在李春芬看来,稻虾共作虽辛苦,但收益颇丰。“去年十亩田,虾和稻一起收入了六万块钱。玩玩打打养虾、种水稻,比单种水稻强多了。”李春芬笑着说道。

在罗咀村,像李春芬这样的龙虾养殖户很多,村里成立了乡源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虾农统一供种、销售,并提供技术指导,罗咀村稻虾共作面积已超过400亩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庙村四组村民刘平也是远近闻名的稻虾“老手”,他的稻虾规模达到100亩。他不仅能自繁自育虾苗,还能卖一部分虾苗给附近养虾的散户。

上午十点左右,刘平正在收虾。平静的水面上,墨绿的青苔像一团团云朵。刘平顺手捞起来一把吃不败草,里头还藏匿着“虾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稻虾共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因为天气原因,田里容易缺氧,虾子食欲不好,去年同期喂了十几吨饲料,今年才喂了几吨,虾子个头小,整体来说产量比去年低。”刘平告诉记者,去年一亩田的龙虾产量在300-400斤之间,今年只有200斤不到。且同样个头的小龙虾,商贩给出的价格比去年同期要低三分之一。

据团林铺镇水产服务中心主任严祥军介绍,这几年农民的养虾积极性提高,大量的冬闲田、低洼田被利用起来,养虾和种粮相得益彰。稻虾共作,不仅让农民增加了一笔养虾的收入,而且因为小龙虾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再加上小龙虾生长对稻田水质的要求较高,虾农采用原生态的方式防病治虫,出产的稻米品质也更高。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高了稻田资源产出率与利用率,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5月24日上午八点,亿杰食品的小龙虾加工生产间一片忙碌。收购、分拣、清洗、蒸煮、去头、速冻,井然有序,工人们都是熟手。源源不断的新鲜小龙虾被处理干净,除部分在本地销售外,大部分经过冷链运输,卖到了北京、上海、天津等20多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正是小龙虾生产旺季,我们一天收购加工小龙虾100到300吨,今年价格比往年低,订单量是去年的两倍。” 亿杰食品董事长朱安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亿杰食品专注小龙虾等农副产品加工,对公司设备及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国内技术领先的小龙虾全自动化收购生产加工线4条,全自动罐装线2条,年生产加工产量达1.5万吨,公司建有高标准、全配套电商工作室,与武汉轻工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成新产品研发室,试验室和专家工作室,并成为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水科所等科研院所的救学实验基地和科研研发基地,形成集产、学、研、销于一体的加工基地和科普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司现阶段开发了调味整只虾、麻辣田螺、酸菜鱼火锅等产品共8个系列24个品种。2023年完成了小龙虾加工1.2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

光是加工虾肉,还算不上把小龙虾“吃干榨净”。朱安义告诉记者,目前,小龙虾加工企业产品几乎都集中在虾尾、调味虾、虾仁等几款,同质化严重。他们正加强与武汉轻工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小龙虾新产品。如甲壳素深加工,就是从虾壳中提炼甲壳素,用于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更高含金量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耕一只虾,工农业互促互补。小龙虾产品的增值,让产业产链上的农民得到了实惠。为调动农户养虾积极性,亿杰食品与200多个小龙虾养殖大户签订收购协议,且价格上浮。同时,公司不仅吸纳大量脱贫户和低收入群体就业,还支持7名脱贫户开展稻虾养殖,为他们免费提供虾苗虾种。

采访龙虾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时,记者了解到今年小龙虾整体行情下跌。那么市场反映如何?

走访城区各超市、农贸市场发现,往年5、6月份是小龙虾的“顶流”期,但今年五一前后,小龙虾的价格就开始“亲民”了。

5月28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惠民农贸市场看到,各摊位上摆放的小龙虾非常多,前来采购的顾客仔细挑选着。据商户介绍,小龙虾按个头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种,每斤龙虾价格分别为40元、20元、12元和8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龙虾的价格每天都有波动,最开始上市时普遍在40元/斤左右,现在龙虾大量上市,整体价格便宜了不少。”一位商户说,“近几年小龙虾养殖户不断增多,今年升温快,估计小龙虾的价格还要降。”

临近的另一位商户告诉记者:“每天只能卖一百多斤虾,对比去年同期,今年问的人多,买的人少。小龙虾又必须要新鲜,不能长时间存放。今年小龙虾不光卖不上价,也卖不上量。”

由此可见,小龙虾市场价格下跌,还是受供需关系影响。几年前,小龙虾刚开始流行,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餐品”,叠加各种夜宵经济、“社交神器”的标签,市场需求暴增,而产量还没做起来,小龙虾的价格从几块钱,一路飞涨到了30多元,高的时候甚至突破70元。

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为85.23万吨,而到2023年,养殖产量已超300吨,7年增长了近4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随机采访了消费者,不少人表示,对小龙虾的喜爱依旧,只是自己做得少,饭店消费小龙虾比较多。虽然鲜虾价格降了,但餐馆的小龙虾并不便宜。记者打开一些外卖软件、小程序,餐馆的一份油焖/蒜蓉虾价格显示多数在140元以上,一些受访商家说:“近段时间,小龙虾线上线下都卖得很火,尤其到了晚上,基本上都是满座,大部分食客桌上都会点一份龙虾。”

区水产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正在规划小龙虾交易中心,将为小龙虾销售搭建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随着 “一只虾”工程推进,我区将进一步推广稻虾养殖技术,引进更多水产品加工企业,建强培优小龙虾产业链,为全区小龙虾产业发展蓄积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记者 张文 何梦雪 通讯员 任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