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实习生胡琳琳 综合整理

一、监管和政策

1、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信息显示,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其中一项议程为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下称《规定》)。会议认为,要深入贯彻落实《规定》,立足出资人定位,修改完善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监管制度,突出严的基调,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督促企业针对风险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守住风险底线;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做好风险防控,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对因违规或失职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进行追责问责,对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相关纪检监察机构查处。

2、证监会: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6月6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郭瑞明说,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ST公司44家、*ST公司55家。郭瑞明表示,根据市场规则,每年4月30日年报披露结束后,问题公司的股票会因各种原因被实施ST或*ST,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大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按照4月底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今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郭瑞明说,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3、证监会就《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6月7日,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裁量,统一执法尺度,增强裁量公开性,实现裁量公正,证监会系统梳理近年行政处罚实践、广泛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研究制定《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裁量基本规则》共二十六条,明确了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制定目的和依据、行政处罚裁量的定义、行使裁量权应当遵循的指导原则和裁量政策,规定了裁量阶次和裁量情节,并对共同违法人的处罚规则、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规则、新旧法律适用、立体追责、行刑衔接等与行政处罚裁量相关的事项作出规定。

4、证监会:要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举措

证监会召开系统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强调,要汲取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深刻教训,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一是切实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把开展警示教育作为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抓手。二是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三是将案例的震慑力转化为当下改的行动力。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四是持续提升标本兼治综合效应。要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五是以严明的纪律促进中心工作提质增效。要将党纪学习教育与接受中央巡视监督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立行立改。

5、金融监管总局明确普惠保险,纳入险企经营绩效考核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6月6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表示,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并对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提出要求,包括要求加强普惠保险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型保险公司普惠保险考核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等。《指导意见》明确了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广泛覆盖,提升保险服务的可及性;二是坚持惠民利民,提升保险服务的可负担性;三是坚持公平诚信,提升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四是坚持稳健运行,提升保险经营的可持续性。《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发展专属普惠保险。专属普惠保险费率原则上应低于同等条件下其他保险产品费率。《指导意见》还明确,强化普惠保险业务监管。研究将普惠保险纳入保险公司监管评价体系,进行差异化监管。健全普惠保险风险监测、防范和处置机制。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不得开展专属普惠保险业务。

6、央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显示,6月5日,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银行(泰国央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以下简称“货币桥”)项目宣布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MVP)阶段。上述司法管辖区内的货币桥参与机构可结合实际按照相应程序有序开展真实交易。货币桥项目致力于打造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通过覆盖不同司法辖区和货币,探索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实现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下一步,货币桥项目也将欢迎更多货币当局、商业银行及企业实体的参与。

7、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稽查总队:全力查风险、阻风险、防风险、查办大要案

6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稽查总队党支部发表《运用系统观念加强金融稽查监管 着力防控实质性风险 切实维护金融行业稳定》文章表示,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工作要求,立足防控实质性风险,全力查风险、阻风险、防风险、查办大要案,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和安全,科学谋划金融稽查工作,奋力开启金融稽查监管新征程。在最新文章中,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稽查总队党支部围绕查风险、阻风险、防风险、查办大要案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一要坚持创新思维,在实践探索中提升稽查效能。二要坚持法治思维,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三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阻断潜在重大风险。四要坚持系统思维,切实维护金融行业利益和安全。

二、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6月3日,建设银行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现已核准张毅的任职资格,张毅已正式就任本行行长。

-6月3日,四川省纪委/监察委员会网站显示:绵阳市商业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何苗涉嫌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犯罪,目前正接受绵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月3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赵刚苏州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朱敏军苏州银行董事会秘书任职资格已获监管核准。

-6月4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农业银行托管业务部原副总经理刘树军被开除党籍。

-6月5日,华宸未来基金公告称,任命邓升军为该公司总经理。

-中金岭南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6月5日收到董事胡逢才、黄洪刚的书面辞职报告。胡逢才、黄洪刚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以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胡逢才、黄洪刚辞职后将不再继续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

-中金岭南公告,公司监事会于2024年6月5日收到公司监事何利玲的书面辞职报告。何利玲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不再继续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

-6月6日,据民生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决议,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执行董事由过去的一名增加为三名,董事长高迎欣席位不变,新增席位为新任行长王晓永和新任副行长张俊潼。非执行董事由过去的九名减少至七名,其中卢志强(泛海系)出局,翁振杰(重庆国际信托)、吴迪(福信集团)被提名为股东监事,新入局者为林立(深圳立业集团)、粱鑫杰(大家保险)。

-6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平安银行前CIO唐家才已出任兴业银行总行科技管理部总经理。

-6月7日,记者获悉,中信建投调整了多个主要业务部门的一把手,涉及固收、资管、经纪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已内部通告。具体来看:蒋月勤分管固定收益部,不再分管资产管理部;张昕帆分管资产管理部,不再分管经纪业务管理委员会;王广学分管经纪业务管理委员会,不再分管固定收益部,免去其公司办公室行政负责人职务;刘乃生兼任公司办公室行政负责人。

-6月7日,国金证券公告,因个人原因,董晖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6月7日,浦发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聘任丁蔚和张健为副行长,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其任职资格后履职。

补息禁令叠加资产荒,银行理财配置逻辑正在起变化。6月5日,“好发不好做”——4月重回正增长轨道、看起来如火如荼的银行理财,目前又遇到了新烦恼。好发,是指产品发行相对容易;不好做,指的是优质资产欠配。在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向审慎的情况下,债券和存款就成为了银行理财配置的绝对大头。随着“手工补息”被叫停、债市震荡走弱、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利率持续走低等因素相互交织,“资产荒”呼声又在业界响起。银行理财该拿什么去补抵中高息资产,成为了更多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证券时报)

适应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成常态。银行理财频现“提前终止”。5月以来,多只理财产品提前“离场”,原因包括业绩不达预期、产品规模缩水、触发合同条款等。业内人士认为,步入理财净值化时代,产品提前终止是适应净值化转型的正常现象。随着此类情况增多,理财公司应向投资者及时提示,做好相关资金兑付及善后工作。 (上海证券报)

国家审计署已入驻12家公募进行现场审计检查,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多家公募基金正在面临全面的审计检查。日前,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国家审计署已经入驻了12家公募进行现场审计检查。“这些团队是由国家审计署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将对所有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头部的几家公募已经率先迎来了一轮审计。(界面新闻)

逾1500只迷你产品陷清盘危机,基金公司唱响“难舍难分”。虽然国内公募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迷你基金依然普遍存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公募基金占比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超过1500只。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寻求出路,召开持有人大会,提议放宽迷你基金清盘条件,为产品谋求继续运作、转换运作方式、合并、终止基金合同等多种出路。业内人士透露,对于那些持续运作下去的迷你基金,做大产品规模可谓任重道远。后续如果监管要求由基金公司承担迷你基金的固定费用,或将倒逼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阶段更加审慎。 (中国证券报)

主动权益类基金入局,降费潮席卷公募行业。公募基金降费越来越“卷”了。ETF降费趋于白热化,当前已经从宽基ETF扩散至行业主题ETF,银华旗下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年综合费率降至0.2%。主动型基金同样积极降费,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年管理费率在降至1.2%后,再度降至0.8%。与此同时,部分浮动费率基金,由于过往业绩未达预期,开始实行零费率。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家公司竞相降费,降费也从监管要求变为基金公司主动谋变,表明基金费率改革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上海证券报)

中东资本欲购买国内公募巨头华夏基金10%股份。6月5日,据相关知情人士称,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已同意购买华夏基金10%的股份。卡塔尔投资局欲从华夏基金的第三大股东手中购买股份。根据中信证券此前的公告,同意第三大股东天津海鹏(春华资本为天津海鹏实控方)拟以不低于4.9亿美元的价格转让华夏基金10%股权,若此番交易能够落锤,卡塔尔投资局将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 (中证金牛座)

外汇额度扩容立竿见影,热门QDII产品开门迎客。根据5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披露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国内30余家基金公司集体获批QDII新增额度。此后,华夏基金、国泰基金迅速行动,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夏标普500ETF、国泰标普500ETF及其联接基金等热门QDII产品已由闭门谢客转为开门迎客,重新开放申购业务。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投资者对于跟踪美股纳指以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QDII产品需求较为旺盛,QDII产品普遍面临外汇额度不足与市场需求旺盛的矛盾。对于有限的外汇额度,基金公司一般会综合QDII产品销售情况、市场表现、培育方向等多方因素进行分配。 (中国证券报)

年内规模增加超1900亿元,逾百只短债基金启动限购。易方达基金2024年6月4日发布公告称旗下易方达安瑞短债债券基金暂停机构客户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近期,已有多只短债基金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主要出于对控制基金规模和风险、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未来仍看好债券市场投资机会和短债基金的配置价值。 (证券日报)

基金公司发力布局,“债券篮子”数量突破百只。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银行间市场债券组合交易业务(以下简称“债券篮子”)以来,银行间市场债券投资迈入“单券”到“多券”的2.0时代,吸引了各路投资者的积极关注和参与。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发力“债券篮子”业务,仅近一周以来,便有浦银安盛基金、平安基金两家基金公司和券商合作推出“债券篮子”。整体来看,截至5月30日,“债券篮子”数量已经突破百只。 (证券时报)

银行不得代销私募?银行人士:确在征求意见。此前,有市场传闻称有关部门将修订商业银行代销私募投资基金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商业银行不得代销本通知规定范围以外的机构发行的产品,不得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或通过借道其他持牌金融产品的方式变相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债券、实物贵金属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对此,有银行人士反馈确实在征求意见中,监管近日在与各大银行沟通。(21世纪经济报道)

前5个月近八成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取得正收益。截至6月4日,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今年前5个月的“成绩单”全部出炉。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登记的994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56%,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其中产品收益率最高为82.96%,最低为-85.5%。总体来看,有785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达79%。从各大类产品业绩表现来看,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平均收益率均较去年同期“转亏为盈”。受访专家表示,前5个月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整体表现良好,这与债券市场走牛、权益市场回暖以及保险资管公司稳健的投资策略等因素有关。 (证券日报)

金谷信托短暂下架政信产品。6月6日晚间,一份关于“某信托公司自6月10日起暂停在售政信类产品”的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后确认,消息中所指信托公司为金谷信托,暂停发售政信产品属实,截至6月7日上午,金谷信托直营(财富中心),以及三方代销平台均已暂停其政信项目。有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金谷信托此次暂停发售政信项目或与“331名单”相关,监管近期对部分信托公司政信业务进行窗口指导,相关信托公司政信业务已出现调整。记者从业内了解到,2023年6月,财政部曾开展新一轮城投债务摸底,主要摸排各地城投类主体是否触及限制性指标,限制类城投主体的认定以2023年3月31日为节点。此后,业内遂以“331名单”指代此次名单内城投主体,同时名单内城投主体日后融资也仅能借新还旧。此外,也有从业人士认为,此次针对金谷信托的检查或许与金谷信托较为依赖三方销售模式有关,“监管应该对这种三方销售方式不太支持。” (界面新闻)

“佳园468号”项目逾期进展 平安信托称逾期前已回款5670万。近日,平安信托福宁615号产品逾期后有了新进展,底层项目回款2000万,而同样备受市场关注的另一只逾期信托产品,即平安信托佳园468号进展如何?一位平安信托佳园468号投资者告诉记者,项目逾期后还未收到回款,但在逾期前收到过两次回款。平安信托向记者表示,该项目于2022年6月、2022年9月分别向佳园468项目全体受益人分配回款总计5670万元。(第一财经)

年内11家信托公司发行企业ABS产品总规模超680亿元。截至6月4日,2024年以来共有11家信托公司参与设立的100款企业ABS产品发行,发行总规模达到684.64亿元。其中,发行产品数量排名前三的公司为华能信托、中航信托、外贸信托,参与产品的数量分别为25款、19款、18款。对于信托公司的积极布局,百瑞信托资产证券化部总经理王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业务兼具“服务信托”和“标品信托”两大标签,也是各信托公司回归本源、创新转型的重点拓展方向之一。 (证券日报)

平安信托超7亿产品逾期兑付事件新进展:2000万回款已分配 相关案件二审中。此前引发平安信托陷入舆论风波的信托产品——平安信托福宁615号又有新进展。6月4日,界面新闻独家获悉,福宁615号交易对手厦门市荣璐置业有限公司于6月3日通过底层“臻华府”项目公司向信托计划预分配投资款项人民币2000万元。此前平安信托诉正荣各回购方股权回购案件获得一审胜诉,此后正荣方上诉,目前处于二审中。 (界面新闻)

三、市场和数据

股票市场:本周市场整体下跌,低波红利板块再度回归。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下跌0.07%、0.64%、0.60%、0.74%、0.09%。科创50、中证1000分别上涨2.20%、0.10%。分行业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国防军工、煤炭表现较强,分别.上涨2.84%、2.43%、2.03%,房地产、建筑材料、综合表现较弱,分别下跌4.72%、4.62%、3.58%。北向资金本周呈净流出状态,净卖出金额为56.61亿元。(中航证券)

债券市场:上周债市表现平淡,不同期限收益率以震荡为主,主因特别国债供给、房地产政策等均已消化完毕,经济数据和政策真空期使债市走出震荡格局。30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3.5、0.57bps;5年期、1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内累计上行0.6、0.3bp;国债收益率曲线(30Y-10Y)(10Y-1Y)分别变动-4、0.3bp,债市维持“牛陡”格局。资金利率较上周略微上行,DR007利率周度均值较上周上行0.35bp,R007与DR007利差在-0.5-1bp区间,反应资金分层现象几乎消失。信用债收益率走势维持震荡,周内波动幅度在-1-3bp区间;长端下行幅度大于打断。(浙商国际)

汇率变动:过去一周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跟随美债利率,周二周三美债利率上行压制人民币汇率、在岸价逐渐逼近7.25,周四美债利率掉头下行触发汇率行情逆转、在岸价自7.25附近一度快速升值至7.23左右。观察外汇市场行情的演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对美债利率均较为敏感、中美利差变动的关键在于美债利率的走势。从政策对冲的角度看,稳汇率的优先级依然靠前、7.25是在岸汇率一个较为重要的点位。在美债利率未进入下行通道之前,稳汇率还需要继续发力。(国泰君安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