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在如今30岁的年纪,除了学生教材、工具书外,读完的书不超过百本。所以,我从没敢标榜自己是读书爱好者,因为肚子确实没盛多少墨。

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我的记忆仍停留在儿时的小结: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有那颜如玉。

那读书真正的意义在哪里?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认知。同时,每个人只能赚到其认知范围内的钱。而读书,恰恰能促进个人认知升级,不管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

我们拿真实的案例,支撑下所说的观点。

1)樊登,将自己作为读书人的智慧发挥到价值,才有了樊登读书会,并为很多迷茫焦虑的人指引光明的路。

2)罗振宇,将读书转变为干货知识点,才有了现象级的得到APP,开辟了知识付费的先河。

3)自媒体写作者,将读书吸收的养分,用笔杆子赚取睡后收入,享受知识变现的红利。

关于读书,我也后知后觉,直到2021年,我才恍然大明白:“读书,不是属于人生哪个阶段的附带品,而是属于人生的标配。同时,它是让个人持续学习成长的加速器!”

今天,我要蹭一下“世界读书日”的热点,真诚推荐加速自我成长的书单,都是我自己认真读完的,并亲测实践有效的。

因为它们,已完成减重25斤,身体越来越健康;坚持读书、写作,输出倒逼输入,今年已读完12本书,码字15w字……每天都在破茧成长,惊喜待持续发掘。

妈妈说:“好东西要拿来分享的。”所以,话不多说,我着重推荐了改变自己的书单。

1、《不抱怨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对于脾气暴躁的我,它就是多年苦寻的灵丹妙药。

我按照作者所说,买了手环,开启21天不抱怨挑战。说实话,至今还未成功。但正如作者所说,一旦行动了,我发现我的情绪控制力一天天在变强,魔力十足。

2、《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是已到而立之年的缘故,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

也正是因为书中的一句话:“无论你是谁,都请你努力活成自己的模样”,激发我内心渴望改变的动力。

因此,不管你处于什么年龄,遭遇多大的失败,没事的,一切刚刚开始,都来得及。

3、《认知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掌控自己,首先得摸透人的天性。

“为什么我们总想享受,不愿付出”“总想做简单的,不愿接受困难的挑战”“总是一口想吃个大胖子”等,不是你个人遇到的问题,而是急于求成、趋易避难的人类天性使然。

避开天性的陷阱,我们才能更好的自控,感兴趣的赶紧读起来。

4、《第3选择: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你职场所需的必备技能: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如何和对方达成双赢!

很多人认为双赢太理想化,毕竟让对垒的双方变成亲密合作的伙伴,真的很有挑战性的。

但这本书就是很强大,当然所讲的知识体系,都需要实践摸索的。

5、《掌控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习惯,我一直提的概念,别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我还是拿出老生常谈的公式,说说这个多数人都懂,但少数人去做的道理。

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1

1的365次方=1

0.99的365次方=0.02551796445229<1

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日积月累,将复合成显著的结果。

结束语

读书,最廉价且提升能力最快的方式。以前,我总是被动式读书,需要什么,才会去书中找答案,这会导致获取的知识是点状的,没系统。就好比段誉练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

所以,请给读书赋予时间,让我们从耐心读完一本好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