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曾席卷渴望自由人生的每个人的耳朵,但三分钟热度的毛病,总是让人无法持续发力,最终这句话只是传说中的口号罢了。

有人开始怀疑这句话的可靠性,自律后真的能自由?
养成早起、跑步、读书等反人性的习惯,过着处处克制的生活,怎可能自由?

起初的我,也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但当我减肥30斤成功后,认知发生了改变,不是自律给不了自由,是我把自由理解偏了。

以前理解的,自由即随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对错。

现在理解的,自由即选择,选择对的,干成对的,永远只敢对的。

自律后的自由人生到底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

1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以9.83秒刷新个人新高,打破亚洲记录,成为首个奥运会决赛圈的中国人。

苏炳添为何在32岁的“高龄”仍能创造历史,两个字——自律。

十几年的职业生涯,每年的365天坚持训练335天,每天早上7点起床,中午午休1小时,晚上10点前准时休息。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自由人生就是尽可能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苏炳添的超强自律证明:只要想做到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才是自由!

2

今年的春节,天津的一个同事和我视频寒暄,当我看到他的一刹那,犹如被雷击了:“过去的250多斤的大胖墩,现在成了身材健硕的帅小伙。”

对于减肥屡次失败的我来说,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求知欲一下子膨胀了,急忙问他:“你怎么做到的?节食、跑步、健身,瘦了多少斤?用了多少天?痛不痛苦?”

他笑而不答,顿了顿,神秘地说“用一个感觉周期来形容,没行动前,很苦很苦很苦;行动初期,很苦很苦;行动中期,尝到一些甜头,很苦;行动后期,甜远远大于苦。”

我们又聊了很久,发现他的变化用翻天覆地形容并不为过。人一瘦下来,精神焕发,器宇不凡。

他说,减肥最大的好处,除了身体健康,还让自己更有精力去集中处理工作的事情,本身业绩不错的他,更是如虎添翼,年底又获得了岗位晋升。

没有强大的自律,我的这位同事是不可能减重100斤的,更没想到自律后的人生有这么happy!

他说的感觉周期即自律养成周期,更像是复利曲线,坚持做一件事,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得到很微小的回报,甚至得不到回报,但只要过了拐点,回报会成百上千倍的汹涌而来。

3

摸着自己日渐隆起的大肚腩,最近睡觉翻身,都感到有点不利索。而天津的减肥励志哥,用赤裸裸的现实狠狠地打我一个大嘴巴子,生疼。

一种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涌出来了,身边的人能做到,我岂有做不到的道理?

减肥的过程不再赘述,但天津哥说的感觉周期是正确的,在你没做一件事之前,它在你的心里永远是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当你迈开第一步时,其实真的没想象那么难,很神奇的感觉。不要时不时抬头望向山顶,只要保持向上爬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进,总会抵达山顶。

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所以经常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困境,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时间长短,山顶的风景从未改变。

因此,最后一个抵达山顶的人,和第一个人欣赏的风景没差,他们都属于自己心中的胜利者。

我花了5个月,减重30斤,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律。经历了2个月,体重无反弹,说明一点,当你养成了自律,它就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不会跑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真正达成自律的人,总在盘点自己失去了什么,内心痛苦不堪,丝毫没体验到自律的快乐,这往往会导致一个结果:即便再努力,迟早有一天因控制不住欲望,让自己重返起点。

真正自律的人,总会用心感受自己得到了什么,体会到想做成什么事情就能做成什么事情的掌控感,只有能自主掌控生活的人,那才是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