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森塔

编辑|t

引言

大佐,一个在日军中算是级别较高的军衔,频频出现在各种抗日神剧中,它的到底权力有多大?在抗日战争中,又有多少大佐给中国人民带来深痛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日本大佐)

一、日本军衔发展竟然与被迫打开国门有关?

在抗日战争中,不论是通过影视剧还是文字资料,大佐这个身份总是出现在各种军事指挥中,扮演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掀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而该事件的策划者——一木清直,当时在日军中的军衔是少佐,到了1941年晋升大佐,出任第7师团步兵第28联队联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清直)

军衔制度的产生,追溯其根源,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先期是军衔代替官衔,到了后期分化成军队职务和军衔两大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体系。

近代的军衔制度,随着欧洲国家殖民世界的步伐,传到了其他国家。19世纪中期,美国军队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荷兰和法国也随之而来,日本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不得不模仿西方建立新式军队。日本的军衔制度也在这种模仿中,完成了“西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境内的美国人)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从军种上来说整体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海军和陆军。日本的陆军建制主要学习法国和德国军队,海军则模仿英国军队。在军队统一的军衔制度上,日本海军和陆军完全借鉴西方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海军)

日本的军衔制度变化,整体上分为两个时期。在二战结束前,日本军衔分为大元帅、将官、佐官、尉官、士官和普通士兵。大元帅为陆军和海军的最高统帅,由天皇担任。佐官细分有三等:大佐、中佐和少佐。而大佐是佐官中的最高级军官。

军衔和军队职务是相互独立的两大体系。大佐是军衔,而要判断一位大佐在军队中的地位高低,具体还要结合他在日军中担任的职务。一般来说,大佐担任的军队职务有两类:一是联队长——作战部队的指挥官;二是中将身边的作战参谋。

联队,是日本陆军的的基本单位,位列师团下属。日本联队的编制等级,近似等于我国军队的团,但从人员规模上来说,两者并不均等。二战期间,中国陆军一个团的人员编制为1000-2000人,而一个日军联队有4000-5000人。

中日抗战双方力量的悬殊,更加体现我国抗日英雄们的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更加让我们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无数英烈们怀以崇高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画作)

二、二战时期,普通日本人如何成为军官?

一个普通日本人,要如何一路披荆斩棘成为高级军官呢?

首先,这要从日本的征兵体制说起。一个普通人,首先要成为一名普通士兵,然后才有机会建功立业。

1873年1月,日本全国推行了新的征兵体制。规定,成年男子到了20周岁,必须参军入伍,为期两年,届时期满,须保留预备役身份直到40岁,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回归军队。

但是,不是所有年满20岁的男子都必须参军,以下人群可以免除兵役:家中长子、大学生、教师。这个规定导致日本军队的基层士兵大多为农民子弟。城市家庭为了保护自家孩子免受战争的危险,往往会将儿子培养成大学生,从而免除兵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征兵海报)

成为普通士兵后,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要如何成功升职到大佐这样的高级军衔呢?

大佐是高级军官,而日军军官的硬性条件之一,便是要有军校或者高等学校学历,缺乏这个敲门砖,只能成为普通士兵

所以,这基本上断掉了农民子弟兵的军官之路。但是新的征兵体制招募的士兵大量是农民家庭出身,这类士兵在入伍前基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学历教育。这种荒唐的怪圈,就这样出现日本军队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士兵)

那么作为普通士兵。想要成为军官,真的就没有上升渠道了吗?

有,但是很难。尤其是成为大佐这类级别的高级军官,虽然高难成,但是要成为级别较低的军官还是有希望的。

日本海军和陆军,普通士兵升任军官,不同的军种有着不同的上升方式。

陆军设置了少尉候补者、甲种干部候补生。而海军则设置了特务士官,类似于技术军官,但在实际作战中没有指挥权。

普通士兵最后晋升到大佐军衔的人,极少数,其中一位是金光惠次郎,他当了十年士兵,以军曹身份考上了陆士少尉候补生7期,最后任职是拉孟守备队长,少佐军衔,后来在松山战役中被我国军队击毙,在死后特别晋升大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光惠次郎)

三、日本大佐,相当于我国什么级别的军官?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曾进行过两次军衔制度的拟定,但是最终未能实施。究其原因,是这两次军衔制度的拟定,多是在国民党原本的军衔制度上进行调整,而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无法支持这种调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最终在世界民族之林站了起来。我国也在经过战争的洗礼以后,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重新建设。在军队管理上,军衔制度也经历了重大变革。

现今,我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的军衔体系分为三个等级:将官、校官、尉官,三个等级中又细分了10个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体系

日本军队军衔体系

元帅

元帅

将官

上将

将官

大将

中将

中将

少将

少将

校官

大校

佐官

大佐

上校

中校

中佐

少校

少佐

尉官

上尉

尉官

大尉

中尉

中尉

少尉

少尉

准士官

准尉

下士官

曹长

军曹

伍长

可以对比看出,大佐相当于大校或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成为战败国,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原有军队一律被强制解散,日本放弃战争权,但是保留自卫权,成立了日本自卫队,现行军衔设置如下:

将官:幕僚长、将一、将二、将补;

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尉官:一尉、二尉、三尉;准尉;

曹:曹长、一曹、二曹、三曹;

士:士长、一士、二士、三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投降)

参考资料:

朱为珍.日本兵役制度[M].军政部兵役部,1942.

姜森文/图.威逼利诱:二战日本征兵体制[J].检察风云, 2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