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回光的要求:不落,缘中。

这一讲就是回光的核心:明和定。

初学者最容易落入的一些问题,我来讲一下。

很多人学了学瑜伽或者冥想的课程,喜欢闭着眼睛,然后观呼吸,骗自己内心平静了,精力充沛了,甚至花了大价钱跟着老师上课。

为何这种冥想课程现在越来越少了,因为人们发现没用,不好使,心并不能静下来,也没有变得更精力充沛。

因为这种做法就是错的,从一开始就没有搞清楚打坐是在干嘛,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姿势就暴露了很多问题,无名指是不是紧绷的?如果不紧绷就是没弄清那个指法。

肩膀有没有松下来?胳膊是不是自然放下?脊柱是不是直的?头有没有拉起身子的那种感觉?

这些基本功很重要,打坐时只有人这中间的一根是直的,剩下的都是松的,就好像坐地向上钻的一根幼苗,有那种精神在,松而不懈,静而不驰。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眼睛,一身精神气机皆在双目,这也是回光的核心,所谓机在目。

要想回光,就必须有光,眼睛不可以闭。要找到一种垂帘的感觉。咱们看佛像,没有一个是闭眼的,都是半闭垂帘。看的是哪里?

看的是鼻尖,鼻尖又叫准头,就是要对准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凝聚

闭眼要闭到什么程度?

能看清鼻头,却看不到远处,光能透进来,但是你不会被光所干扰。

找到这个位置,对准了便放下。

注意,我们是让识神来对准的,用识神操控肌肉来对准。当准了之后,我们就要放下识神,放下对准这个念头,让识神停下来。

能不能放下,这是最关键的地方。

放下了,这念头落地成灰,消失了,就成了。

如果放不下,那咱们后面还有办法。

直接放下的都是根器好的,很多人放下这个动作都要学很久。前面说了,光无所落,你就一个鼻头,还放下了,这光就是无所着落了,自然就回了。

但是人就是容易有杂念出现。

当你的眼皮跳动紧闭,光没了,就陷入昏沉中,昏昏欲睡,无明。

当你的杂念四起,光跟着乱飘,就陷入散乱中,光无法聚焦安定。

昏沉和散乱是初学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好像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木材一样。

你把放大镜放到黑暗的地方,无光,自然无法点燃。

你握着放大镜的手,来回摇摆,光聚不起来,四处飘,自然也无法点燃。

我之前喜欢打一个比方:双眼好像激光炮,聚焦定住开天心。

激光炮想起作用,就要对准一个地方坚持打击才可以。

但是,眼随心动,心不定炮就是不稳定。我们要做的就是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