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加大着自己打击美国军舰的力度。据他们宣称,他们使用巡航导弹、无人机等武器,连续两次攻击了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而美国方面,先是极力否认,接着便将军舰撤回到海军基地维修。整件事情扑朔迷离,至今也没有一个能让各方信服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美国军舰受到了攻击,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耐人寻味的是,在面对攻击时,强大的美国海军保持了相当程度的隐忍,并未对胡塞武装展开大规模的报复。这一表现,和十几年前的美军可谓反差巨大。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在1937年,美国军舰在中国的遭遇。当时,他们的军舰被击沉,创造了美海军的耻辱历史。但让人疑惑的是,美国不仅没有报复凶手,反而继续和对方做生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谁敢虎口拔牙呢?

这些,还要从美国、英国的亚太战略说起。

英国是曾经的世界霸主,因殖民地遍布全球而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美国则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国,GDP慢慢超过了英国。两个国家在欧洲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但是在亚洲,他们的利益却比较一致,因为他们在这里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俄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国在当时,已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了,也是妥妥的陆上霸主。但是,俄国人一直对出海口有执念,一直希望能在海洋上有所作为。已经称霸海洋的英国和美国,当然不想让他们染指自己的利益,因此就必须扶植一个己方的利益代言人。而他们的选择,就是当时刚刚开始工业化的日本。

日本虽然也脱胎于落后的农业国,但是由于政策比较务实,所以已经逐渐成为了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国家。日本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正好处在俄国进入太平洋的关键位置。同时,日本人一直是以英国为学习对象的,思维相对西方化。所以,日本才被英美看中,充当他们在亚洲的利益代言人。也正是在这两个国家的支持下,日本人得以在伦敦、纽约融资,然后凭借充足的战争资金,打赢了日俄战争,赶走了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上的俄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两个老牌的西方列强,可并不希望自己的代言人太过强大。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位于火奴鲁鲁13公里的珍珠港,当成自己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开始直接将手伸入亚洲。但是,在1922年,苏联突然在革命中诞生。这一下,西方国家与曾经的俄国,除了利益上的纠纷之外,还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为了能遏制苏联的发展,美英等国开始继续支持日本,并且放任他们在中国的侵略行为。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军又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在这两场极为明显的侵略战争中,美英两国出于自己的利益,一味偏袒日本,让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对于美国人来讲,与日本人的合作,除了政治利益之外,还有经济利益。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不管是钢铁还是石油,全部无法自给自足。而美国,就是他们最大的能源、材料贸易伙伴。几乎每一个月,都会有大量运载着石油和钢铁的美国船支来到日本港口卸货,而日本给出的价格也确实让美国人难以拒绝。就这样,日本成了美国人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也成了日本在中国展开侵略行为的幕后支持者。两个国家狼狈为奸,大发战争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美国人当时还想不到,日本人的野心并不仅限于中国,他们的炸弹很快就将砸到自己的头上。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正式打响了全面侵华的第一枪。8月份,他们已经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当时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上海。三个月后,他们拿下了上海,紧接着就开始向南京进军。

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人口稠密,更有着为数众多的外国人在此地生活。为了尽力避免误伤,日本人发出了最后通牒,让所有在南京的外国非军事人员撤退。一时间,大量的平民出逃。而那些外国人,则是纷纷登上自己本国的舰船,沿着长江向外海驶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美国曾经派遣多艘军舰,组成了所谓的“长江巡逻队”,为己方在中国的利益保驾护航。其中有一些军舰,就是在中国本地制造的,比如说“班乃号”炮舰。这艘军舰是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制造的,是一艘吨位只有500吨的小型军舰。从1928年9月开始,它就一直在长江中下游游弋。自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之后,这艘军舰就一直往返上海、南京之间,执行“撤侨”任务。在日军发出所谓的“最后通牒”时,“班乃号”为了避免误伤,将自己的位置和航线统统告知了日军。可谁知道,他们虽然自认为做好了万全准备,却仍然难以避免厄运。

12月11日,“班乃号”再次出港。这一次,该舰上除了常规的54名水兵之外,还搭载了10位平民、5位美海军官员以及6名记者。这些人出发得很从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早就和日本人提前知会过,而且还悬挂着美国国旗,安全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们没想到,日本空军的疯狂,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日上午,18架日军的舰载攻击机,开始对所有在长江上行驶的船只进行无法别攻击。而“班乃号”,则是很快成为了日本飞机的目标。9架日军轻型攻击机,先是对这艘美国军舰进行了几轮扫射。紧接着,3架轰炸机也加入了战团,扔下了两颗重磅航空炸弹。炸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了“班乃号”,让这艘本来就不大的炮舰很快沉入了长江。附近的美舰立刻放下小艇来救援,结果已经杀红眼的日本空军,居然对救生艇展开了攻击……

此次事件,造成了三名美国人、一名意大利记者死亡,另有48人受伤、11人生命垂危的恶劣后果。一时间,美国国内的反日呼声高涨,似乎有了马上介入战争的势头。而日本方面,也很快给出了一些外交说辞。他们的海军参谋长杉山六藏虽然公开向美国道歉,但是同时又坚称,己方飞机展开攻击的时候,并未看到美国国旗,所以这次事件属于一次遗憾的“误伤”行为。同时,为了安慰群情激愤的美国人,他还表示愿意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美国人想要借此机会惩罚日本人的话,这些明显的谎话是不会有作用的。前面已经说过,“班乃号”出港前,已经向日本通报过位置和航线,日军应该很清楚它的位置。而且当天天气晴朗,日本飞行员的眼睛就是再不好使,也不会看不见高高悬挂起来的美国国旗。这种明显的谎言,连小孩子都骗不了。

但是,美国人的反应却颇为奇怪。新闻媒体上,反日的论调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便开始偃旗息鼓。而日本方面,也假惺惺地开始了配合行动。一个日裔的美国海军老兵,发动自己的家人,为美国的伤亡者发起了募捐。很快,此人的事迹便登上了美国报纸的头条。半年之后,日本赔偿的二百余万美元到位,此事正式画上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认为,这次事件,是美国对日方采取“绥靖政策”的表现。因为在这之后,双方的能源、材料交易仍然如火如荼,直到1941年12月“空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才停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资产阶级在面对利益时,那种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丑恶嘴脸。正是由于他们的刻意纵容,才让日本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双方不得不兵戎相见。也有人说,从这件事情中,人们可以看出美国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的隐忍的一面。毕竟在1937年的时候,苏联才是他们在远东地区最主要的敌人。为了能对付苏联,他们不会在乎自己官兵和军舰的伤亡。

以上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当时美军的实力。虽然美国早就在经营太平洋舰队,舰队的总吨位也始终能够碾压日本,但是若论起战斗力来说,他们当时和日军仍不在一个档次。这一点,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在半年之内的颓势就可以看出来。实力不到位,就是想要惩罚肇事者,又怎么办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本次胡塞武装打击美国海军的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出类似的情况。美国海军的实力看起来确实很强,但是在狭小的红海海域,他们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况且,在俄乌、巴以两个战场都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他们的经济实力也不允许他们另辟战场。所以,即使真的出现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遇袭这样的恶性事件,他们也不得不选择隐忍。或许这件事也说明,强大的美国武装力量,可能已经是外强中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