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戴柳的高考成绩为687分,是湖北黄冈的文科冠军,更是排到了全省第3名,这个成绩足够她去到自己心仪的大学——北京大学。

但是最后,她却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通知书。

后来她才得知,是自己的父亲私自篡改了她的意愿。

愤怒的戴柳最终自己跑到韩国,20年没有回家,几乎与家里断了联系。

现在的她怎么样了?和家里和解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搜狐网,2023年8月4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逃离家庭·——»

“我要去韩国留学了,我不想再过被你们掌控的人生了。”

2003年的一天,已经在机场的戴柳打给远在湖北老家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一听到女儿的话,电话那头的父亲马上就暴跳如雷:“你说什么?去韩国留学?我不同意!你必须得听我的,毕业之后在家附近找个班上有什么不好?你……”

戴柳心道父亲果然还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她很快挂断了手机,带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候机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挂断了电话,火更大了,马上就要回拨出去。

母亲拉了拉父亲:“你好好跟闺女说话,能出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但是父亲仍旧紧皱着眉头,连续回拨了好几次,都是对方关机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觉得女儿是翅膀硬了,决定亲自去大学里找她说。

夫妻两个买了最近的机票,飞到北京,来到了北京政法大学。

他们来到女儿宿舍,却发现女儿的铺位已经空了,他们急忙询问戴柳的室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不是去韩国留学了吗?怎么,没有和您说吗?”

老两口这才明白,原来女儿之前的那通电话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在问过室友后,两人才知道,女儿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准备去韩国留学了,考试很快通过了,还拿了全额奖学金。可是他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刚到韩国的戴柳就有些水土不服,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她也没有能够求助的人,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动过回家的心思。

为了能够尽快适应韩国的生活,她努力地学习韩语,并且多和韩国的学生沟通,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慢地,戴柳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学业上面也有所进步。

虽然戴柳是有全额奖学金的,但是生活费还是需要自己出的,她不得不去兼职挣点生活费,虽然生活方面难了点,但是戴柳却十分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两年时间过去了,戴柳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在附近找了一家律所工作。

不过工作了两年之后,戴柳觉得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前途,选择了辞职。

后来,她来到韩国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入职。因为这家公司与中国有不少往来,所以身为中国人的戴柳在这里就比较得心应手,做出了不少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年间,她很少给家里打去电话,对于家里打来的电话也是能不接就不接。

父母都没有想到,女儿会这么决绝,他们以为女儿只是叛逆一下,去韩国留个学就会回来,没想到,她是打算一直留在韩国不回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戴柳下定决心逃离这个家的?或许就是在收到中国政法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被篡改的志愿·——»

“戴柳戴柳,听说你的成绩是687分,那你一定能上北大了,恭喜恭喜!”

同学听说了戴柳的分数,特地来向她道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柳也很高兴,听说,这个分数是1999年湖北黄冈的文科冠军,在全省排到了第三名,那么进北大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戴柳怀着激动地心情等啊等,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

但是,通知书却不是北大的,而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柳一下子懵了,她连忙询问快递员是不是搞错了,但是快递员说没有错,就是戴柳的名字。

心一下子跌到谷底的戴柳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给班主任打去电话询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不知道吗,你的第一志愿被你父亲改成中国政法大学了,他说你是同意修改的,我当时还劝你父亲说你的成绩冲一冲北大很有希望的,但是他还是坚持改……”

听到班主任的话,戴柳再也忍不住泪水,找到父亲大声质问:“你凭什么篡改我的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戴柳第一次这样跟父亲说话,父亲很生气。

“你懂什么?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从政法大学毕业了可以直接做个律师,安安稳稳地生活,这对于你一个女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柳觉得和父亲没有办法沟通,选择了沉默,默默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知道了事情经过的母亲跑来安慰戴柳:“小柳啊,你父亲当年没有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是他的遗憾,再说了,上哪个大学不是大学呢,你也理解一下你的父亲。”

戴柳不想母亲为难,只好安慰母亲说自己没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整个暑假,戴柳没有跟父亲说过几句话,她想着,自己一定要逃离这个家。

开学之后,戴柳安静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报道。

来到大学后,戴柳努力地学习,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好的机会离开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她还会到处兼职,希望能够早日经济独立,不再向家里要钱。

在大学的时间里,她很少向家里打去电话,到了寒暑假也只是象征性地回去住一段时间,然后就借口学校里面学业忙回到学校去。

终于,她等到了一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国际法律大学来学校招收留学生,戴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通过考试之后,她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到了韩国。

虽然现在的戴柳看起来很是决绝,但是小时候的她是个标准的乖乖女。

«—·从小被操控的人生·—»

1983年,戴柳出生于湖北黄冈一个富裕家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妈妈是一个语文老师,而父亲是一个新闻记者。

这样的书香世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父母有空就会亲自教导她,也会给她请家庭教师。

戴柳本身也很爱读书,尤其喜欢文学方面,让父亲很是高兴,父亲对于女儿的规划就是文科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学校之后,戴柳更是成为老师和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老师也对于她给予了厚望:“戴柳学习这么好,以后是要上北大吗?”

这是戴柳第一次听说这个学校,在她小小的年纪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之后,她慢慢了解了北大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心中更是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将自己的志向告诉了父母,但是父亲却一脸不满意,说以后还是去中国政法大学。

戴柳撇撇嘴,没说话。

戴柳越长越大,为了能够让戴柳能够考上父亲心中的大学,他开始严格规定戴柳的作息时间,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就得做什么,他会随时抽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亲的计划下,戴柳连寒暑假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实在是受不了高压学习状态的戴柳偶尔出去玩儿了一次,就被父亲骂了整整一天。

好不容易挨到了高考,戴柳以为自己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但是却被父亲篡改了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柳在那家金融公司入职14年之后,身心俱疲,打电话给母亲说了自己的决定,戴柳知道,父亲一直在旁边听,只是这次,父亲却突然开口:“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你注意身体。”

有了家人的支持,戴柳毅然辞了职,去到济州岛放松心情,并遇到了命主注定的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戴柳已经在济州岛定居,并开了民宿和茶艺馆,向韩国人介绍中国的茶文化。

戴柳和父亲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缓和,他们会经常通电话聊他们各自的生活趣事,也计划着带父母来济州岛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是独立的个人,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否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做的是当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