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博弈,可以说进入了“深水区”。日前,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出席活动时,就中美博弈进行表述,声称中国不再是“听话的合作伙伴”,使得美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他还声称,美国之所以持续出台对华制裁,是担忧中国“过于强势”,利用技术优势“霸凌他国”。伯恩斯这番颠倒黑白的说法,点出了两个事实。首先,美国持续打压中国,是因为他们认为后者“不听话”。在美国眼中,中国应该永远成为国际产业链中下游国家,以及美国产品的倾销地,不得进行产业升级;其次,一直利用技术优势霸凌他国的,就是美国自己。因此,美国认定中国“也会这么做”。

伯恩斯表态之际,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对拜登加税政策进行解释,进一步凸显美国的真正意图。格兰霍姆称,在光伏领域美国此前“什么都没做”,把所有东西“都让给中国”。有分析指出,格兰霍姆这番话,凸显了美国的傲慢。他们认为,中国能取得这么多成就,完全是靠“与美国合作获取的”。因此,美国认为,对华合作就是“便宜中国”,因此他们要紧紧锁死国门。换而言之,华盛顿决策层认为,用加税封锁国门,就能防止中国“获得技术优势”,对美国有利无弊。

但事实是,美国越是打压中国,给中企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越是推动中方产业独立自主。近日,嫦娥六号发射成功,神舟十八号进行了舱外作业等,表明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要知道,为了打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美国出台了“沃尔夫条款”,切断中美航天合作的一切渠道。然而,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显然,美国的打压和围堵,无法遏制中国发展的脚步。但美国人看不清这点,或者说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越发无理对中国进行打压。

近期,美国财长耶伦多次表态,诋毁污蔑中国“军援俄罗斯”,还以此为由放话要对中国银行等机构实施制裁,将其踢出SWIFT支付系统。而在早些时候举行的G7财长会议上,耶伦还以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对欧洲盟友进行施压,要求他们对中企“采取行动”。虽然法国、德国反对,但G7集团还是通过了涉华声明,表示要与美国站在一起,对中国实施“小院高墙”模式,即进行全面打压和围堵。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巧妙,但难以实现。要知道,美国在制造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空心化情况,因此他们面对中国制造业劣势很大,只能采取“盘外招”,并寻求盟友的帮助。然而,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还是贸易顺差最大国、第二大消费市场。这意味着,美国仅靠西方阵营的力量,完全无法围堵中国。况且,法德的表态,证明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并不是一条心。同时,对美国的不合理打压,中方的反制力度越来越大。近日,中国商业部宣布,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及发动机制造相关装备及软件技术等实施出口管制,还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中方的战略反制的前兆。

最后想说的是,现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已经降临。因此,中方需要全面提升科技、产业发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至于美国,若他们还固守“冷战思维”,持续破坏中美关系的基础,他们只会吞下自己酿下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