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粽子自然成为焦点,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涌现众多“天价粽子”,如“燕窝粽”“鲍鱼粽”“海参粽”等,它们以昂贵馅料搭配奢华包装。线下高端酒店亦不甘示弱,推出限量定制精品礼盒,价格高达 80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访专家表示,“天价粽子”和过度包装的乱象,既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又背离端午节文化内涵,还助长不良风气。建议强化对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监管,警惕商家借高端定制、会员礼券等方式躲避监管。同时,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价值观,让人情往来回归本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粽子本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承载着纪念屈原、祈求丰收和驱邪避灾的文化意义。然而,当下市场上的“天价粽子”和过度包装,令消费者困惑,让人质疑商家为商业利益肆意而为。这种行为突破传统文化底线,破坏市场良性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加强监管。依法打击惩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加大巡查监督力度,及时处理不合法经营,保障消费者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费者自身也应增强价值观判断和消费意识,不盲目追求高价和过度包装产品。正确引导消费理念,重视物质价值与文化内涵,珍视传统节日的情感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应更注重传承和弘扬其文化内涵,而非滥用商业手段使之商业化、奢华化。端午节应是亲情、友情和传统文化融合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守护节日本真,回归真情实意的人情往来。

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