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有机农业到有机旅行,这个时代被大众需求所重构,重构背后必然催生更大经济机会。

当下,从上到下,都在强调“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载体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催生的发展潜力,不可或缺有机“生态”农业,或者还能涉及到有机旅行,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有机农业与有机旅行之间,能有某种经济联系,更能产生较大消费链条,这就是农文旅融合的机遇期。

人民群众的旅行需求正在不断升级,旅行者对深度体验和文化融合的需求不断增加,能承接住的莫过于一些乡村。

在一些乡村,农文旅融合项目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落地扎根,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村文化遗产,助力村落建立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以带动所在片区的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

与此同时,更能满足有机旅行所有需求,让一种新理念能够改变国人的旅行方式,更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比如:

1、深入了解旅行目的地的历史传承和展示当地文化的沉浸式旅游体验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体验;

2、年轻人中的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正在将更多的经费用于探索和冒险体验,也是全球最热衷于在餐饮方面做预算规划的一代,不过也都越来越精打细算,追求“性价比”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58% 的旅行者在外出时会把住宿的空调关掉,更有一半(50%)的旅行者会选择重复使用毛巾,绿色、环保、低碳较为明显;

4、77% 的旅行者表示希望寻求能代表当地文化的地道体验,然而却有接近半数(45%)的旅行者不知道如何参与能够回馈于当地社区的行程或活动,这就创造了价值空间;

5、73% 的旅行者希望在离开目的地时能够为当地带来积极的改变,希望自己的假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影响力。

这五大新兴的旅游现象背后,反映出了旅行者与目的地之间日益加深的联系,以及对情绪体验更深层次的追求。

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符合「有机旅行」理念的商业场景与多元价值。

可以以提倡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和健康的有机理念,在开发、建设和开展旅行的各个环节中,遵从当地的生态节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通过旅行,积极地促进包括所有人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即「有机旅行」。

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在践行如何从 0 到 1 建立「有机旅行」

一些乡村,发展农文旅融合,以此为契机,集生态农业种养殖、在地文化文创工坊、美学生活课程、非遗市集、住宿、餐饮、婚礼等体验为一体,打造一个土地与生态复苏、农民生活幸福、新老村民实现个人生命成长的幸福美好村落社区。

在这里,发展“生态经济”,打破农耕惯性,通过微生物科技改良土壤,培育无污染的优质土壤,发展“休闲、有机、生态”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生产模式的不断升级,走向新“农耕”时代。

我们在试着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探索自然规律、农业生产和人之间的关系,再应用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农业产业的叠加与整合,让耕修、耕乐、耕读、耕禅等泛农业价值将被再创造,转变农耕生产空间为可体验、可感知、可带回的传统村落生活体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当下,以生态智慧来引领生态消费,把普通农村的人文、自然、产业、生态价值融合共存,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万物共存的理想,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探索一种淳朴、简单、平淡的生产、生活场景,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生命力。

未来5-10年,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是大趋势。

在某些有发展潜力的乡村,要尊重自然规律,深怀敬畏之心,不仅与自然共生共处,还要深耕“有机农业与有机旅行”这片新天地,把新“农耕”时代商业场景和多元化价值持续性搞下去。

旅游消费者想要去更有趣、更特别的地方,目的地想要获取更多、更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农文旅融合项目,能够以某些爆点业态,把城市旅游消费群体以某种方式引流到乡村,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拥抱有机旅行的理念,共同构建一个既能享受美好旅行体验,又能促进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和谐生态。

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乡村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不仅需要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要承担起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

总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农文旅融合为载体,挖掘农村产业融合的潜能,都是想让农民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联农带农益农”机制不能丢,这才是持续运营下去的根本。从有机农业到有机旅行,乡村田园是终点,更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