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的铃声响起,高考这场青春的战役宣告结束。对于高考,学生们心怀敬畏也好,颇有抵触也罢,有一点相同的是,多少个煎熬的日夜里,我们都渴望赶紧越过它。

可真正到了收卷那一刻,我们的心中难免闪过一些迷茫与空洞。十几年的埋头苦读,就为了这几天的检验,现在检验完了,然后呢?

在匆匆赶往下一站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人的应试教育,还有一直以来的目的地——高考,认清其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清楚自己的来路,才能真正与之告别,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更轻快地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应试教育如何影响我们?

应试教育就像一把刻刀,把我们雕琢成合当的“原材料”,却也悄然削去了我们独特的棱角。

对于中小学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应试教育是必然的,因为它教我们的知识是基本可靠的,并且量多、面广,这保证了我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最大的问题也出在这里——它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偏差,即把教育等同于传授知识,毕竟高考也是考知识。将考试作为既定目标,以分数、排名为评价量尺,追求标准答案也就成为最便捷的方式。由此,老师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则是机械式地学习。

于是,在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逐渐被抹杀;在一遍遍的死记硬背、刷题中,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消耗,我们的个性化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逐渐被吞噬;在单一标准的驱策下,我们的个人兴趣、天赋和可能性也被无限压挤;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疲于应付考试,而缺乏真实的生活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目标来看,高考的确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它也因此成为无数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跳板,所以有了“一考定终身”之说。

可我们也知道高考的资源分配属性,2023年的高考人数为1291万,985大学的录取率是2.6%,211大学的录取率是5.6%,一本大学的录取率是13%,通过这个考试,87%(即1123万)的人会被判定为类失败者。

这个机制还是过于残酷了,而一旦接受它,就意味着接受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丛林社会处境,接受了人与人“竞争”的基本盘,以为对立的争夺、降服是常态,温情的合作是例外。这不仅极大影响着我们对同学的看法,还决定了未来我们对同事,乃至亲密关系对象的看法。

一旦竞争优势成为根本真实的存在,那么成绩之外的道德伦理、心理健康等,就都属于次要了;一旦对他人的基础假设是“敌人”,那么一切“爱”或“关怀”的教育也几乎都要失灵。

当然,接受这个残酷竞争的另一面,也意味着早早接受失败

如果我们没有通过高考的择优筛选,就容易产生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以为是自己不合格或不够努力,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的悔恨与自责,以及在过往考试中累积的不自信的加深。受困于单一维度的评估,其实也是对自身丰富性的否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开始习惯遵从权威而不敢质疑,循规蹈矩而不敢跳出框架,埋头苦干而不敢松懈,我们的思维逐渐僵化,我们身心俱疲,由此可想发展后劲的不足

面对接下来全新的现实问题,我们还能够给出好的答案吗?

02

大时代如何将我们裹挟?

如果我们想要走出应试惯性,却发现缺乏内在行动力,也不知道怎么开始,不妨先回溯一下应试教育为何存在,其中的关键节点——高考,如今又还有多大的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是向前苏联学习的,当然自身也带有科举制的某些特征。

这是工业化时代初期的教育模式,其基本过程是把人变成一个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工具,也就是生产线上的螺丝钉,以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求。

这种模式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知识素养、规则意识和强执行力的人才,使我们能在短短40年间发展为世界的制造工厂。

但如今已是人工智能时代。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机器通过深度学习,也即大量地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来工作。这样的话,它完全可以替代甚至超越我们通过反复背诵、做题而掌握知识的大脑

就如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所说:“孩子们杀出千军万马的胜利,在上了岸之后,等待的恰恰是AI的绞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对高考寄予厚望,也许一方面是基于二三十年前的学子实实在在是凭借高考,在大学毕业后收获了稳定就业、得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中国通过考试让草根阶层实现跃升的科举传统的叙述。

所以,即使高考让人痛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十分严峻,我们也仍然愿意为其辩护:就像科举一样,虽然考试内容死板,但它仍是一个可以与所有人公平竞争的平台,所以只要个人够努力,就可以通过它获得向上层流动的机会。

可实际上,有学者根据史料研究发现,在清朝早年的时候,约50%-60%的举人和进士的父亲或祖父也在科举中取得过类似的成绩,而在清晚期,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0%-70%。

古代科举毕竟录取名额极少,那经历了高校扩张改革的现代高考表现如何呢?

前两年的一个研究数据表明,当父亲是初中学历时,70后子女有5.3%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而这个比例在高校扩招后的80后及90-95年出生的人当中为8.7%和13.3%,看起来涨幅是喜人的。但如果横向对比就会发现,父亲学历为本科的70后、80后以及90-95出生的人中,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5.3%,74.5%以及78%。

由此可见,高考与科举依旧类似,虽然可以为部分家庭条件处于弱势的考生提供机会,但整体收益最大的仍是掌握更多资源的群体

不过,扩招大潮倒是带来了另一个重大的影响——学历贬值。

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上大学的机会,导致高等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而大学毕业生的供过于求,又使其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下降。于是,就连我们追求的好学历本身,也不能确保更高的薪资与社会地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治学家帕特南将社会流动分成绝对流动和相对流动两种。

在他看来,绝对流动是指“国家经济平稳增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内,社会经济的繁冗让所有人都从中得益。”

而相对流动指的是,“即便经济在总体上已陷入停滞,只要社会流动系统保持充分的开放,出身下层阶级的孩子,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要努力奋斗,还是可以在社会经济阶梯上赶超上层阶级不成器的败家子。在这样的社会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因为人的一生并不由他的出身来决定。”

借用这种解释,过去几十年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的绝对流动与高度的相对流动并存的时代。而我们所处的当下,高度的绝对流动可能正在过去,起码已经减速,至于个人的相对流动,恐怕也比过去要难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述语境下,也许我们会明白——没有任何一件事的成功或失败可以完全归结为个人的努力和才华,总有太多其他的背景因素,在影响着这一结果。

无论是人工智能对应试教育的冲击、高考难以改变的阶层固化,还是我们孜孜所求的学历加速贬值,个中荒诞,只叫人无奈失笑。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而当那粒灰落下来的时候,做多少题都掸不去。”一味的艰苦奋斗,只是没有意义的盲动。

既然无法预判多变的形势,不如在升入大学之前,认真思考我们真正的需求、真正想走的路,守住我们真正守得住的,才是意义所在。

03

我们如何找到自身锚点?

虽然应试教育与高考有很多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们都在尽可能地保障教育、选拔公平,也正在设法改善,只是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决心。

而从每年国人对高考的高度关注,也可以看出,这段在校园中的集体时光,除了带给我们应试的紧张、局促,实际上也提供了相对纯粹的环境,为我们留下诸多美好青春回忆。

过往纵然不能改变,努力过的日子也不会白费,而是成为我们的一部分,给予我们信心与勇气。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将来——

先好好松一口气,然后,找回内心的热情,此前错过的成长,今后我们可以补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享受快乐

历史学家杨照指出:“我们的教育,非但没有教会小孩如何领略、创造快乐的经验,甚至还敌视快乐、反对快乐,看到小孩快乐,我们的家长、老师就直觉地认为小孩没有在学习,没有在进步。”

因此,为了学习,我们常常压抑自己追求快乐的本性,也难以安然享受当下美好。我们怀揣着老师、家长的经验之谈——“好好努力,高考后再玩,可以玩得更好”,一次次敦促自己。

而今考试结束,可以尽情地玩了,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娱乐,可也许过上一阵,我们就开始感到厌倦和空虚。这大概是因为,之前我们总被“延迟满足”吊着,总是在克服享乐,对于快乐的理解也较为狭隘,以为只是即时的感官享受。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对快乐有着天然的感触力,只需要去重新唤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或许还能发现更加多元、深厚的快乐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享受知识

身为前清翰林、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曾感慨,他通过科举之后,才真正有可能做一点自己愿意做的学术研究。

我们也是如此,高考前,为了应试,在条条框框中学习,从而丧失了许多热情,甚至有厌学情绪。而高考后,大概才是正式开始学习的时候

没有规定的学习内容,没有检测效果的考试。或是为了一直以来没机会发展的兴趣(比如学一门乐器),或是仍然对一些事情感到好奇(比如“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性格?”),或是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比如准备养一只小狗而学习各种宠物知识),我们自发、自主,为了自己而学习

在这一刻,我们也许会感受到知识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敢于试错,探索自我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不敢轻易试错,因为害怕失败。但失败一定是坏事吗?

其实,失败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我们才可以知道自己能力、兴趣的限度。它同时还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时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更何况,如果没有失败的勇气,我们或许会错失许多发现的惊喜

而害怕失败的背后,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

在主流的观念中,成功是读更好的大学,做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丝……为名为利,总之是要出人头地。

可是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但与此同时,每个人又具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我们做不到一件事干得比所有人都好,但只要把自己干得最好的那件事做到极致,就很成功了。

要找到这件干得最好的事,就是不断试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在文中写道:“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从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但无论怎么逃避自我,那些在原生家庭、应试教育、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影响下产生的困境,还是会尽数摊到我们面前,使我们惶然无措。这些是我们人生的课题,直面它们,不是外加的任务或考核,恰恰相反,是帮助我们更好生活的内在需要。

我们可以在一种开放的体验中,逐渐摸索到自己的人格、个性、志趣、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等,看见自己的独特性,也看清自己适合的道路。

这时,外界喧嚣就再也难以干扰我们,焦虑会被抚平,拧巴会被捋顺,我们将过上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或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更为深邃的天地,其中虽然有担忧、痛苦,但也蕴藏无比珍贵的快乐,那就这么投入进去,又有何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 语

高考,只是从高中通往大学的一座桥梁,并不能指明或决定我们最终抵达的方向。走过这座桥,以后的路会更长,也更宽。

我们会遇见更多的可能,面临更为复杂的选择,无论做什么决定,请记住,只有你能对自己负责。我们也会为不同的问题所困,它们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请相信,总有新的办法

正如学者黄灯(出版《我的二本学生》《去家访》等关注普通青年成长的非虚构作品)所言:“无论社会的缝隙怎样狭小,年轻的个体终究在不同的处境中,显示出了各自的主动性和力量感,并由此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走出高考,请为自己解绑。无论多久以后,只要开始坚定地按照自己选择的路去走,不必怀疑,我们会找到通往自己人生佳境的入口。

参考并部分摘自文章:

[1]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 刘瑜

[2]“小镇做题家”,累了 | 桂枭

[3]学历有点用,但不多 | 杨芮

[4]我们的教育,欠孩子六堂必修课 | 杨照

[5]“你在担心些什么?” | 李厚辰

[6]看见二本学生之后,他们的来处与出路 | 黄灯

[7]“我教了坟墓一样的班级”, 资深教师的一句话, 撕开应试教育的遮羞布 | 立正妈妈

[8]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 钱颖一

配图:

《燃烧》《天才枪手》《阳光普照》《我本是高山》《高考》《少年的你》《风犬少年的天空》《请回答1988》《青春派》《最好的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