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原总统莱希因坠机事故意外离世,伊朗本月底将提前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伊朗强硬派前总统内贾德当天前往伊朗内政部登记参加第14届总统选举。据报道,内贾德称,当前伊朗社会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安全等问题都“远远超出”了2013年,也即他卸任总统那一年的情况。他誓言,将寻求与世界的“建设性接触”,改善与所有国家的经济关系。

内贾德表示,过去十多年里,他虽不再担任政府公职,但从未停止关心民生大事,而是一直与各个阶层的人保持紧密关系,深入体会到伊朗民众生活的艰难,即使是那些条件较好的人,也普遍对当前经济感到不满,这就是他参选总统的意义所在,即为所有人争取更好的生活。在所有报名参选的人员中,内贾德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众所周知,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就成了政教合一国家,现任最高精神领袖是哈梅内伊。

在伊朗的政治体系中,最高领袖的实际地位高于总统,两者在职权上的差异类似“决策者”与“事务官”,如果一名伊朗公民希望成为总统候选人,那么他至少不应受到最高领袖的否定。这一问题上,内贾德恰恰与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十分龃龉——内贾德曾担任过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对于革命卫队在伊朗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非常清楚,因此在担任总统期间对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进行了多次任免,这招致了哈梅内伊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贾德虽然已经卸任总统多年,在中国仍然是知名度最高的伊朗总统。在伊朗老百姓中依旧有不少的坚定支持者,被称为平民总统,深受底层群众的青睐。在议会中,也有不少人对他参选表示欢迎,特别是在保守派中。代表大不里士的议员贝吉则是信心满满,表示内贾德只要参选,就一定会胜出。内贾德能不能当上2024年的新总统,伊朗议员与老百姓不是关键因素,他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阻碍,那就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态度,一是不是让他参选,二是不是让他当上。

早前内贾德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并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内贾德对以色列的态度,或将成为其竞选的有力工具,再加上内贾德较丰富的执政经验,他将会成为伊朗总统人选的有力候选人。未来若内贾德上任,伊朗国内局势将发生不小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对以色列和美国的立场上。如今再次竞选总统的内贾德,没有选择利用伊朗民众对以色列的不满情绪,而是将竞选精力转向发展国内经济上,对于现在“内忧外患”的伊朗来说是最需要的。

内贾德时期,伊朗的对外政策非常激进,对于西方,他的态度同样强硬,在他任内还禁止西方社交媒体在伊朗使用,采取了一系列反对西方的举措,因此也遭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制裁。莱希的意外死亡,是伊朗的一个巨大损失,由于西方对伊朗的背叛行为太多,以色列在伊朗境内时常制造袭击事件,这使得普通伊朗人对西方的态度非常差,伊朗国内会因为莱希的死亡,变得更加保守,与西方达成妥协的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和2021年,内贾德曾经两次试图参加总统大选,但均遭到了哈梅内伊的否决,所以这次哈梅内伊是否会看在伊朗局势动荡之际,同意内贾德参选总统的请求,不得而知。另一方面,除了内贾德之外,迄今为止已经有17人宣布参选总统,预计哈梅内伊会从中选出3-4个人参选,这些人中有前议长、前核谈代表、前革命卫队军官等,所以内贾德能否从这些高官当中脱颖而出,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前议长阿里·拉里贾尼、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赛义德·贾利利等人都已经登记参选总统。此外,伊朗媒体表示,之前莱希被认为是哈梅内伊的接班人,他去世后谁能胜任还不得而知;现在所谓的“确定候选人”还没有出现,各方都在猜测哈梅内伊更加青睐谁。对此有人称:“内贾德的政策在伊朗没有什么起点,再者而言他想改善与所有国家的经济关系,西方未必想改善和伊朗的关系,这只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现在中东局势对美国极其不利,近期拜登政府又推出了新的停火草案,并施压内塔尼亚胡政府接受,以尽快从巴以冲突中抽身。不过目前来看,后者似乎不太情愿。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美国将面临越来越艰难的选择。保以色列,就要进一步陷入中东泥潭,与国际社会为敌,这对美国的形象以及国际影响力将造成巨大冲击。放弃以色列,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将加速衰退,并且还会加剧盟友对美国的不信任。此外,拜登还面临着选举压力。该怎么选择,对美国来说似乎是一个难解的死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全称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该国保留了类似西方三权分立的特色,总统、议会等都是民众投票直接选举。该国也成了中东地区仅次于以色列之外的、少有的民主选举的政体之一。但伊朗人对这种宗教法律控制下的选举越来越不感兴趣。3月份和5月份的议会选举投票率创下了1979年革命以来的新低,官方公布的只有30%,实际可能更低。因此内贾德参选如果遇到民众对总统大选投票也没兴趣,导致极低投票率的话,会严重损害到当选者的合法性。

根据此次伊朗选举的时间表,候选人登记将于5月至6月进行,6月中旬进行竞选活动,6月底则为投票和开票日期。第14届伊朗总统选举本来应该在明年举行的,现在提前了整整一年。不论是对于伊朗的温和派,还是极端强硬派来说,这都是一个机会。不论温和派和极端强硬派是否会真的趁机上位,对于他们来说,这场意外的发生,至少都提供了一个政治缓冲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喘一口大气,在强硬派控制下伊朗政坛继续生存下去。

莱希上任后,伊朗大力发展与中俄的经济合作,希望能突破美国的经济封锁。上月莱希遇难的消息被报道出来后,中俄也向伊朗政府表示哀悼,在这种关键时刻,中俄伊站在了一起。目前伊朗与中国有25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经济、人文等领域加强合作。因为伊朗也是重要的出口国,石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四,但由于美国的制裁,伊朗无法将国内资源转化成财富。未来无论谁当选伊朗总统,都要优先发展国内经济,这是首要问题。伊朗又无法依靠西方国家,只有与中俄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