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世界上最痛恨毒品的人,除了吸毒者的母亲,就是我了。”说这句话的人,就是自称“鸦片大王”的世界第一大毒枭坤沙。

为了自保,他亲手杀死了“岳父” ,靠贩毒发了大财,在金三角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拥有六个师的军队,但却坚持不向中国贩卖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称他为“最可怕的敌人” ,悬赏200万美元捉拿他,泰国警方对他恨之入骨,缅甸政府对他更是恨之入骨。

从毒贩到“鸦片大王”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不向中国贩毒的理由又是什么?

“死而复生”的一代毒枭

2007年10月27日,大毒枭坤沙在缅甸仰光逝世,享年74岁,死因不明。当人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疑惑:坤沙真的死了吗?

要知道,在这之前,坤沙的死讯就已经传开了。

1985年1月,泰国政府欣喜若狂,各国禁毒机构长期以来的愤怒与无助终于得到缓解,因为坤沙去世的消息传遍了泰国街头乃至世界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乎所有报纸都报道了此事,称坤沙因糖尿病导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长期卧床不起,最终不敌病魔,在“金三角”的黎兰山脉逝世。

他去世后,亲朋好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在泰国北部的一座墓穴中,一切都被描述得十分详细。

但由于事情严重性,泰国警方专门派出专员前往调查核实,最终证实坤沙死亡的消息“真实可信”。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很多人为此欢呼雀跃之时,坤沙却“复活”了。

1985年10月,坤沙再次出现在金三角,甚至亲自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自己已决定不再从事贩毒活动,将来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掸邦”的建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会相信?谁会相信?除了坤沙自己,几乎没有人相信。

结果他确实建立了掸邦,但并没有放弃贩毒。

1994年,坤沙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多年前的主张并非只是随口说说,他真的建立了掸邦,并拥有了自己的军队——掸邦革命军。

但他却继续贩毒,并把贩毒赚来的钱用来更新武器装备,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掸邦革命军的武器甚至比缅甸政府军还要先进。

为表明与毒品彻底、不可调和的决裂,缅甸政府不遗余力地铲除掸邦这一“祸害”,扫毒行动愈加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报复缅军的围剿,坤沙武装开始做出更加残暴的勾当,他们开始洗劫掸族村庄,屠杀无辜平民,甚至摧毁缅甸的寺庙,许多虔诚的信徒死于毒贩之手。

作为一个佛教国家,攻击寺庙无疑会激起民愤,就连掸邦革命军的大部分成员也开始脱离坤沙,组建自己的派系,甚至有人开始反抗坤沙,与坤沙一伙开战。

很快,坤沙集团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年近花甲的坤沙无奈宣布“退休” 。

1996年,坤沙的老巢被大批缅甸政府军攻占,坤沙集团遭到严重破坏,坤沙正式宣布投降,此后一直被软禁在仰光一个豪华小区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第一大毒枭的传奇故事直到2007年他的去世才告一段落,那么,他是如何成为亚洲第一大毒枭的呢?

为自保而杀“岳父”

坤沙1933年出生于缅甸,母亲是华人,父亲是掸族人,但“坤沙”是他的泰文名。

他出生时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张奇福” ,一个叫“关岳” ,前者是他的中文名,后者是他的缅甸名。

仔细想想,似乎每个反派都有一段悲惨的童年经历。

坤沙小时候,母亲染上了吸毒的恶习,因此他5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从此他便与父亲相依为命,可是他没有想到父亲的公司没能维持多久。

昆萨自幼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由父亲的亲戚昆山抚养长大,长大后,昆萨从隐居在山里的国民党残部那里学到了一些军事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国民党残余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安排下,在金三角地区大肆种植鸦片,满山遍野开满了罂粟花,绚烂芬芳,然而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世界上无数的人会因此受到伤害,而金三角地区的人民却会变得富有,走上人生的巅峰。

此时,拥有军事知识的昆萨手下有一支小队伍,每天的任务就是护送毒品,他知道毒品业有着“美好的前景” ,因此为了涉足毒品业,他娶了一位头目之女为妻。

毒品生意十分庞大,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

因此当时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和制贩毒品的小团体不计其数,而且彼此之间经常发生争斗,若不采取措施,最后很可能就会被彻底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坤沙得知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便决定参军,在一次战斗中,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岳父,然后投降了。

此后,他加入了国民党,在金三角的地位迅速上升。

在国民党的支持下,坤沙逐渐收编了附近的小帮派,获得了自己的地盘,统一了武装力量,成为了当地的“王” 。

坤沙集团成立后,他花费巨额奖金购置提炼设备,研制出四种纯度高达98%的海洛因。

金三角的海洛因恶名远播,成为引领世界海洛因的一面旗帜,他骄傲地称自己为“鸦片大王” 。

有了足够的资金后,坤沙开始招募士兵,扩充军事力量,在领地内设立关卡,征收赋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军方势力强大,缅甸政府对他的贩毒活动视而不见,但坤沙却越来越嚣张,扬言要“独霸市场” ,这让他们心急如焚。

于是,坤沙面临着一生中第一场“鸿门宴” 。

从“全民公敌”到“民族英雄”?

1969年,坤沙应邀前往缅北军区司令部参加会议,不料刚到目的地就被逮捕,并被缅甸政府判处死刑。

但当时坤沙集团的实力已引起缅甸政府的警惕,他们担心处死坤沙后,坤沙集团的人会发起疯狂的反攻,所以推迟了对坤沙的处决。

坤沙被拘押期间,其手下张肃泉一直“竭力”营救他。

张肃泉是坤沙的得力助手,他原是国民党残部司令,坤沙曾在他手下工作,后来国民党失势,他便成为坤沙的军事顾问、陆军教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曾经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所以坤沙的武装力量在他的领导下会日益强大。

在得知坤沙被捕后,张苏泉将其控制的贩毒武装改名为“掸邦革命军” ,并宣布要为掸邦同胞的“自由、独立”做出贡献。

他们把贩毒赚来的钱全部作为对抗缅甸政府军的资金,虽然这一举动让他们成为了缅甸政府军的眼中钉,但也赢得了掸邦反政府人士的爱戴和支持。

于是,曾经的全民公敌坤沙成为了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

1973年4月,张苏泉为营救坤沙,绑架了两名在缅甸工作的苏联医生,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也激怒了缅甸政府和苏联政府。

无奈,缅甸政府只得释放坤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坤沙知道现有的缅甸政府已无法容纳他,于是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掸邦共和国,并亲自担任总统。

共和国建立后,他依然从事毒品生意,不过作为毒枭,他不允许手下吸毒,如果发现手下吸毒,就会就地处决。

此外,他多年没有吸食毒品,而且尽管毒品生意利润丰厚,但他坚持不向中国出售毒品。

一位曾经追随过他的人说,坤沙曾经对下属说过,过去西方人用鸦片压迫中国,害死了无数人,现在他们也必须效仿,以偿还曾经遭受的屈辱。

坤沙从未上过学,识字不多,但他尊重学者,积极创办学校、培养年轻人、收养孤儿。在他创办的学校里,学生们学习的第一种语言是汉语,其次是掸语和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这位世界头号通缉犯去世,他曾经传奇的犯罪一生就此结束。

综上所述

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孤儿,到金三角头号毒枭,坤沙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一生。然而从毒贩从事贩毒行业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是人民与国家的敌人。

君子爱财,但要适度。

作为贩毒分子,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罂粟的危害,却继续生产罂粟,毒害人类,这样的行为必将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幸好我们生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有英勇无畏的禁毒警察为我们的世界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宁和谐,他们是国家边疆的守护者,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