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这个端午假期,来上海工作已经4年的徐先生没有选择外出旅游,而是与女友一起在沪郊看房。5月28日起,上海实施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9条新措施("沪九条"),涉及内容丰富,覆盖降低外地户籍社保门槛、服务人才安居,优化单身、离异、企业、多孩家庭购房资格,以及调整房屋赠予口径等层面,更好落实服务安居导向。近期有意购房的徐先生正好能享受"沪九条"中一些政策优惠,于是,趁着假期看看楼盘、跑跑中介,希望在上海尽早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这两天,像徐先生这样忙着看房选房的市民还有不少。记者走访多家中介门店、新房楼盘了解市场行情,总体来看,市场回暖是他们的共同感受。

二手房成交量率先上扬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沪九条"多维度协同,较以往单一政策有较大不同。比如:在调整限购方面,非沪籍单身人士可以购买外环内二手房,以及企业购买二手房、国企收购和趸租、以旧换新等政策,都是围绕鼓励二手房流动性而展开的。因而,新政的出台促使一些原本徘徊不定的潜在买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预约卖家商讨购房事宜。

首次置业的潘先生在新政出来几天后就购入了周康地区的一套二手房。他告诉记者,跟女友去年开始就一直看房,新政出台前觉得楼市不稳定,迟迟未下手。"我们是结婚用房,之前,首套房要首付30%,对我们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太大了。新政出台后,看到首付直接降到20%,我们和父母商量了一下,觉得负担小了一点,所以,看到合适的房子就直接拿下了。"

宋女士位于浦东康桥的房子在房产交易平台挂了9个月,一直没能成交,而此次"沪九条"落地一周后,交易就成功了。宋女士是置换。"孩子在浦西读书,之前市场不是很好,我们也不愿意调价。"新政落地后,她观察到房产市场又活跃起来。"就着这一时机,我们让了点价格卖掉了手里的房子。"宋女士说。

按照上海此前发布的"认房不认贷"政策,对置换的客户而言,均可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而根据此次"沪九条"发布的信贷新政,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5%),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这对宋女士重新购置房产很有吸引力:"房贷利率下调,我们的负担减轻很多。"但她还是保持着理性购房态度,"目前市场还没有完全稳定,我们换了地段,可能会缩小点房屋面积,或者小区环境比以前的差点,因为购买的新房价格不想跟卖出的旧房价格相差太大。"

三林易居房友地产店长魏怀宜告诉记者,该中介公司体量虽小,但新政落地一周内,周康地区房屋成交量就有5单,问询量相较于新政前增加30%,带看量也增加20%左右。成交的买方更趋于理性,多以置换和刚需为主。

在一系列政策提振下,5月上海楼市以翘尾收官。结合"网上房地产"发布的数据,5月28日至31日,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701套、877套、984套和961套;新政后的首个周末,6月1日、2日分别为924套、886套。数据显示,5月28日至6月2日,二手住房日均成交800套,比前一周日均成交增加33%。

6月是上半年收官的重要节点,"沪九条"在这一时间施行,对刚需和改善性买家都释放出友好信号,接下来,市场有望进入政策效果兑现期,交易活跃度将进一步回升。

新楼盘咨询量大幅攀升

周末的上午9点,位于松江区洞泾镇的一处新盘售楼处就已热闹起来,前来看房的市民热情高涨。市民王女士特意从闵行赶来,她告诉记者,新政降低了首付比例,提升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对于像她这样有买房刚需的人而言,前期的资金压力有望大幅度减轻,"本来还在犹豫,新政策出来以后,我就马上联系销售人员来看房了。"

该楼盘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新政的出台确实刺激了一部分本处于观望状态的市民,"之前工作日的日均来访量大概是10到20组家庭,新政出台后,工作日的日均来访量最少也有30到40组家庭,周末预约看房的客户就更多了。"

记者从多家售楼处置业顾问了解到,新政推出后,项目到访量增加约三成。另外,新政也使得原本打算购买小户型的客户转而考虑面积更大的户型,同时,也解决了此前一部分有置换需求客户的限购问题。

据上海中原地产的数据,5月27日至6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5.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4.83%。业内人士表示,前一周新房成交量大幅增长,一是与月底翘尾效应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上海出台了重磅楼市利好政策,从实施满一周的市场情况看,政策效果比较明显,此前积累的市场情绪得以爆发出来。但不可否认,从看房热闹转变为实际成交,从激活特定热点楼盘到改善整个楼市的基本面,效果显现仍需要一段时间。

作者:史博臻 商慧

文:史博臻 商慧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范菁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