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了一系列舆论铺垫后,美国还是出手了。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钢铝、半导体、锂电池等产品将被加征巨额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更是将由此前的25%提升到100%,还称不希望中方作出重大回应。

拜登政府此举,一方面是延续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打压政策,另一方面是为接下来的选举造势。据美媒4月份公布的民调显示,在经济议题上,特朗普的支持率领先于拜登。所以近段时间,拜登频繁游走于各州之间,通过许诺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工人的利益,以争取更多的选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

不过美国市场上,本就没有太多中国电动汽车。据统计,去年我国新能源乘用汽车对美出口量仅有一万多辆,占对外出口总量的比例仅为0.3%。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一直都未在美国大面积布局,不是市场需求问题,而是因为关税政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因素的阻扰。这轮加征关税前,美国对中国汽车设置的关税就已经高达27.5%。再加上美国政界对中企本就不友好,汽车产业很容易被美国政府盯上。所以近些年来,中国车企对北美区的布局都非常谨慎。拜登这次就算把关税加得再高,也很难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造成直接冲击。

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还是美国这轮加征关税,是否会造成难以预估的溢出效应。一方面,拜登政府无视中方关切和国际观瞻,拿着被世贸组织认定违背世贸规则的“301条款”对中国相关产业发难,足以说明美国已经失去理智。我们要提防,未来美国会对更多中国产品下黑手。据俄媒报道,美共和党议员斯特凡尼克本周三就公开表示,要将中国无人机的进口关税提高30%,未来逐年递增5%。除了无人机外,任何中国具备优势或竞争潜力的产业,都很有可能会被美国政客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共和党议员斯特凡尼克

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美国盟友的动态。拜登的打法和特朗普明显不同,他主张联合盟友共同采取行动。眼下欧盟和美国的处境类似,在公平竞争下已经无力与中企对抗,所以也希望像美国一样,通过调整关税政策,干预市场竞争,降低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和美国不同的是,欧盟内部意见不一,德国、瑞典等国认为对中国汽车下手,将引来中方的强力反制,这将损害欧洲的利益。但欧委会高层态度非常强硬,正在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以“倾销”为由,对中国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

对于拜登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王毅外长在记者会上作出了正面回应。王毅外长称,美方的做法,是最典型的霸道霸凌。美国的一些人,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已经丧失理智。这样做非但不能证明美国强大,反而暴露了美国已经丧失自信,乱了方寸。

王毅外长所说的“丧失自信、乱了方寸”8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真实心理。近些年来,美国为了赢得大国竞争,正不断推动制造业回流,想要抢夺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主导权。但由于长期空心化等客观因素,即便有大规模补贴和关税壁垒,美企也未能表现出足够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中美优势对比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毅外长

自知靠公平竞争已经必输无疑,拜登政府便选择耍手段。但这一做法,可谓损人不利己。在全球化时代,加关税就是一把双刃剑。靠补贴和关税壁垒发展起来的企业,就像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考验。此外,即便中方不采取任何对等反制措施,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也会让美国企业在获得相关基础材料时的成本上涨,最终需要为此买单的是美国民众。所以奉劝拜登政府,立即停止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否则美方不仅会被自己的“回旋镖”所伤,中方的反制也会让美方的无理打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