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吕特访华,中方亮明立场,吕特积极回应,荷兰的反应,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华包围圈被撕裂?除了半导体议题外,吕特还就俄乌冲突对华提要求,中方会答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荷兰首相吕特

就在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打压升级之际,美国的重要盟友荷兰突然向中国示好。据观察者网报道,3月26日至27日,荷兰首相吕特访华。他此行,预示着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对华包围圈,或出现重大漏洞,因为荷兰手中有着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在会谈期间,中方斩钉截铁地亮明立场。中方认为,人为制造科技壁垒、割裂产业链供应链,其结果只会导致分裂和对立,是没有出路的,开放合作才是唯一选择。对于中方的表态,吕特予以积极回应,他强调与中国“脱钩断链”不是荷兰政府的政策选项,因为在荷兰看来,任何损害中国发展利益的做法,都会伤及自身。谈及半导体领域的出口管制措施时,吕特强调不会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国家,会努力降低影响,避免对供应链造成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特

吕特的话说得很委婉。既要限制光刻机出口,又要努力降低影响,这说明相关的管制措施,并不是荷兰政府的本意,而是美国施压的结果。但完全按照美方的要求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所造成的损失荷兰根本承担不起。所以荷兰只能选择折中,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既能够给美国一个交代,同时又不至于对中荷经贸合作带来过多冲击。

其实不仅仅是荷兰,日本、韩国甚至是美国的半导体巨头,面对美国政府的施压,都表现得极为不情愿。究其原因,还是中国市场的需求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以荷兰的阿斯麦为例,去年该公司的净销售额中,有29%都来自中国市场。荷兰政府如果完全听从美国号令,这么大一块蛋糕,很有可能最后被竞争对手瓜分,而荷兰所面临的损失,美国可不会给予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斯麦

由此可见,在半导体领域,美国违背自由市场秩序的对华打压政策,不得人心,其结果自然是注定失败。对于我们来说,荷兰虽然没有完全倒向美国,而且还在积极争取与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空间,但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荷兰能够顶住美国的压力。所以要加快自主化进程,尽快进行国产化替代,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力地规避美国围堵打压带来的风险。

除了半导体领域外,这次吕特访华还有一个外界容易忽视的话题,那就是俄乌冲突。吕特即将卸任荷兰首相,而且不出意外很快就会迎来一个新的身份,下一任北约秘书长,美英德法已经明确对他表示支持。而北约眼下最关心的事,就是俄乌冲突,具体点来说,就是如何让俄罗斯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

据俄媒3月27日报道,吕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访华期间,明确向中方表明,希望中国能够借助自身的影响力,迫使普京结束这场冲突。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始终认为,俄罗斯在经济以及政治上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所以只要中国对俄施压,就能够迫使普京不得不结束这场冲突。

美西方的要求,中方自然不会答应。首先,不干涉他国的内外决策,一直是中国与他国相处时的基本原则。因为在中方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是不尊重他国主权独立的做法。其次,施压俄罗斯停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场地缘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关系

乌克兰问题,需要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北约充分进行政治对话,乌方关切的领土问题,俄罗斯需要作出正面回应,俄方关切的北约持续东扩,北约也必须给俄方满意的答复。否则任何拉偏架的行为,其结果都只会加剧双方矛盾。所以北约与其不断向中方喊话,或是向俄罗斯施压,不如多反省自身。

过去李辉特使两次在欧洲开启穿梭外交,推动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这足以证明,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言行一致,只劝和促谈,不拉偏架,更不会借机渔利。反倒是部分西方政客,总想着要求中方对俄施压,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这种说辞是否在有意歪曲中方立场。不过中方是独立自主的大国,美西方的施压毫无意义,中方将继续按照自己的立场,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