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佩宁 素材/李文斌

父亲生于1958年,大伯生于1951年。父亲是在大伯背上长大的孩子,和大伯兄弟情深。

我爷爷去世早,我大伯就像父亲般保护我父亲。父亲告诉我,他小时候被村里的大孩子欺负时,大伯会不顾一切的替他打抱不平。

环境塑造性格,没有男人给撑腰的奶奶生性懦弱,胆小怕事。可大伯天不怕地不怕,谁欺负我父亲或我奶奶,他都挺身而出。

大伯小小年纪就懂得保护弟弟和母亲,十分了不起。

邻居要强行霸占我们家的菜地建房,奶奶敢怒不敢言,咽下全部委屈。可12岁的大伯就咽不下这口气,他扛着锄头就是找邻居理论。

也许是邻居怕闹出人命,认怂了,不敢再霸占我们家的菜地建房了。

大伯“一战”成名,在村里立了威,村里没人再敢欺负我奶奶和我父亲了。其实人的本质,都是“欺软怕硬”的。

成人后的大伯敢做敢当,顶天立地,人品杠杠的。

从我记事起,大伯就是我们这个家的主心骨。有大伯在,我父母和奶奶遇事都不慌。

可遗憾的是,大伯和大娘结婚多年都没有一儿半女。虽然大娘有生理缺陷,无法生育,但重情重义的大伯却对她不离不弃。

我们农村老家这边的老辈人都说,养儿才能防老,多子多福,人人都盼着儿孙绕膝。

在我们农村老家这边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后代的人去世后不可以葬入祖坟。

为了不拖累大伯,大娘曾经逼大伯跟她离婚,大娘跑回娘家住了大半年都不肯回来。可大伯死活不肯离婚,大娘去哪他就跟到哪。

一日夫妻百日恩,大伯是个念情的人。

为了让大伯有后,我父母原本打算把7岁的我过继给他的,只留我大哥一个人在身边。大伯救了落水的我,我的命是他捡回来的,我父母希望我长大后能给大伯养老送终。

可大伯却说:“我一直都把两个侄子当自己的儿子来疼爱,过继只是一种形式罢了,咱一家人不搞那些虚的。咱就先不管死葬在哪的事,只管把现在的日子给过好了……”

大伯虽然没啥文化,但他活得通透,看得开,从不怨天尤人,也不封建迷信,勤快善良的他努力劳作,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伯对我们兄弟俩真的很好很好,上山砍柴会给我们带回野果吃,带回各种昆虫玩。大伯去赶集会给我们买好吃的,还会给我们买新衣服穿。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娘也对我们兄弟俩很好。大娘每次熬猪油时,都会喊我们去吃酥脆喷香的猪油渣,蘸上白糖的猪油渣真的很香。大娘还会给我们弄猪油拌饭吃,我们吃得越香,她就越开心。

大伯比我父母还关心我们兄弟俩的学习情况,他总是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

“你们一定努力学习,有知识有文化才能走出大山,才能过上好日子的。只要你们能凭本事考上大学,大伯就算砸锅卖铁都会支持你们的……”

大伯是个木匠,有手艺的他挣得比我父亲多,每次我们的学费凑不够时,大伯都会雪中送炭。

可我父母也不肯占大伯的便宜,每次都会把钱还给大伯。大伯不肯拿钱,我母亲就把钱塞给大娘。母亲永远都是那句“亲兄弟,明算账。”

大娘患病住院,我母亲丢下家里的农活去医院照顾她。我母亲身体抱恙,大娘给她炖老母鸡汤补身体。妯娌俩情同姐妹。

村里的长舌妇嘲讽我大娘是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我母亲就和她们理论,并扬言要撕烂她们的嘴。

大伯干活时不慎把右小腿摔骨折了,父亲背着他去卫生院治疗。大伯住院期间,是我父亲照顾他的。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父亲和大伯遇到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母亲和大娘处得跟姐妹似的。一家人和睦相处,辛苦了大辈子的奶奶可以好好安享晚年生活了。

奶奶瘫痪卧床期间,大伯大娘和我父母抢着照顾奶奶。别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我奶奶有福,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抢着照顾她老人家。

奶奶卧床六年,每天都穿得干净利落,吃得香睡得好,精神状态好。可奶奶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但她老人家是笑着离开的。

长辈们的言行举止都在我们兄弟俩的眼里,学有所成的我们一直都努力孝敬他们。

父亲对我们兄弟俩说:“你们大伯和大娘无女无女,你们一定要给他们养老送终。咱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大伯和大娘待你们不薄,你们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

母亲对我们兄弟俩说:“你们兄弟俩之所以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完全离不开你们大伯和大娘的鼎力相助。你们大伯和大娘都是重情重义的大好人,值得你们好好孝敬他们。”

我和大哥牢记父母的教诲,努力孝敬大伯和大娘。

大伯突发脑梗住院,我和大哥轮流照顾他老人家,一起平摊治疗费。大娘年纪大了,她老人家只要把自己给顾好就行,本就有老年基础病的她不适合熬夜照顾大伯。

我和大哥轮流照顾大伯,大嫂和我妻子就负责送饭。在我们的悉心照顾下,大伯吃得香睡得好,身体慢慢就康复了。

大娘逢人就说:“以前村里人都嘲笑我们无儿无女,老了没人给养老。可如今我们享侄子和侄媳妇的福了,晚年生活有滋有味的,他们也只能嫉妒我们了。”

大娘不幸患癌,看淡生死的她不肯接受治疗,生怕连累大伯和我们。可大伯不忍心看大娘被病痛折磨,我们也不想失去大娘。

我们和大伯一起给大娘做思想工作,大娘终于点头同意住院接受手术了。大娘手术很成功,在我们的陪伴和照顾下,大娘多活了8年。

少来夫妻老来伴,大娘的离开对大伯的打击很大,大伯一夜之间愁白了头。为了避免睹物思人,父亲陪大伯来我家住了一个月。大伯住不惯城里,如果没有我父亲这个弟弟作伴,他是绝对不会进城散心的。

我和大哥同在一个城市工作,我们住的小区离得不远。父亲和大伯想住在谁家就住在谁家,只要他们开心。可我母亲就不肯进城了,她舍不得丢下家里的鸡鸭鹅不管。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在我们的陪伴下,大伯渐渐走出了丧妻之痛。其实老人如孩子,就是需要陪伴和关怀。

天降横财,大伯的房子被征收了。大伯的房子在村口,在马路边,那栋房子是大伯后来才建的。我家的房子在村尾,离马路较远,没被征收。我家对面是大伯的老宅。

人缝喜事精神爽,大伯拿到征收款后立即喊我们回他的老宅吃饭庆祝。大伯路边的房子院子大,赔了120万,大伯很开心。

饭桌上,大伯乐呵呵的说:“我这个农村老头子做梦都梦不到自己会中大奖啊!120万啊!我这辈子可从没有一次性拿过120万啊!唉呀妈呀,可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了。哈哈哈……”

大伯笑,我们也跟着笑。

大伯又接着说:“其实老天爷待我不薄啊,我虽然没有儿子和女儿。但我有侄子和侄媳妇,你们都很孝顺我,我也算是儿女双全的人了。放眼望去,村里大把儿女双全的老人,可他们的晚年生活还不如我了……”

大伯感慨万千,说了很多很多。

其实人心换人心,人都是相互的。大伯对我们好,我们就应该加倍对他老人家更好。再说了,我们可是一家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大伯那些年里对我们慷慨解囊,那就是在给自己的晚年积攒福气了。

大伯谈忆苦思甜,感慨万千,我们默默的听着。可大伯突然话锋一转,说了如何分配赔偿款。

大伯一本正经的说:“我已经想好了,我要把赔偿款分成四份,我和我弟,以及两个侄子各拿30万。我们可是一家人,肯定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父亲一听,急忙摆手说:“大哥,赔偿款属于您一个人的,您自己管钱,我们可不要您的钱。大哥,以前都是我听您的,但这次您得听我的,您一定得留钱养老了。”

父亲的话音才刚落,母亲就急忙补充道:“就是就是,您自己管钱,想吃啥买啥哈!”

我们都劝大伯自己管钱,大伯听我们的的。大伯辛苦了大半辈子了,是该好好安享晚年生活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我们有手有脚的,可不能占大伯的便宜,否则良心过不去了。

我妻子和大嫂都劝大伯自己管钱,还劝大伯别太节省了,想吃啥就吃啥,想买啥就买啥。

大伯一边抹泪一边说:“别人家为了抢赔偿款闹得鸡犬不宁,兄弟姊妹之间大打出手,老人不得善终。可你们却给钱都不要,还处处替我着想。我这老头子有福啊!这辈子值了。”

大伯值得我们孝顺,我们一定会给他老人家养老送终的。

现如今,大伯和我父母常常聚在一起唠嗑,三位长辈依然健在,是我们的福气。

本文是

@南方姑娘佩宁

?头条在独发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搬运抄袭必究。最后感谢各位的阅读,点赞和评论,还有转发。

声明:本文写于2024年6月9日16:12分,文章来源于生活,部分情节虚构处理,请大家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