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竟然要和中国比基建?美国务院计划拿40亿美元,和中国在基建领域一较高下,美方是真打算在台面上竞争,还是要在背地里使坏

得了“恐华症”的美国,老毛病又犯了。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务院副国务卿维尔马公开表示,必须动用一切手段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因此美方决定在2025财年的预算中,拿出40亿美元,用这笔钱在亚太地区和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超过中国”,并“改变游戏规则”。美媒还大肆鼓吹,美国政府的这项投资就是对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副国务卿理查德·维尔马(右一)

可以预料的是,美方想要靠区区40亿美元,在基建领域对华实现弯道超车根本不现实。首先,大型基建项目非常烧钱,40亿美元投放到整个亚太地区,根本不足以“改变游戏规则”。这点美国应该也清楚,但地主家没什么余粮了,面对财政预算不断大幅缩减,美国能挤出40亿美元已经很难得了。拜登上台后,曾拉着G7先后提出了多个全球基建投资计划,号称总规模将达到上千亿,但结果雷声大雨点小。这不由得让外界怀疑,拜登这次是不是又要画大饼,毕竟美国务院提交的财政预算,还要得到国会审批才能作数。

其次,基建不是单纯地砸钱游戏,还需要配套的技术等资源,在这方面,中方具有绝对的优势。再者,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互利共赢,不会给参与方设置政治前提,不会借基建投资为由干涉他国内政。但长期奉行“美国利益至上”的美国政府,这些都做不到。所以美国拿40亿美元的预算就想要把“一带一路”倡议比下去,无异于痴人说梦,其结果必定是自取其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基建

拜登政府这样做,无外乎三个目的。第一,秀强硬姿态。美国大选即将来临,而炒作涉华议题早已成了美国政界刷存在感的常用手段,拜登就是要通过这笔预算,展现自己在尽力赢得与中国的竞争,避免被共和党扣上“对华软弱”的帽子。所以能不能在国会通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拜登政府摆出了强硬姿态。有美媒分析认为,拜登政府的这一政策构想,恐怕无法得到国会的一致支持。

第二,如果预算获批,这笔钱即使无法与中方开展正面竞争,也可以用来搞破坏。拜登政府在围堵打压中国时,有两个手段特别常用。一个是通过意识形态施压盟友加入对华围堵行列,另一个就是通过画大饼等方式,拉拢那些与中国关系不错,或者在中美博弈中保持中立的国家,例如东盟。拜登上台后,频繁派遣高官访问东盟国家,并提出了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在中国周边建立起一个包围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

而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主要合作领域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拜登政府提出的这项基建投资计划,其实就是“印太战略”中的一环。因此我们要提防,美方这笔资金,未必会真的用来投资基建,而是要用来搞破坏。以投资为由,拉拢地区国家在政治上向美国靠拢,即便无法达成真正的合作,也很有可能会对我国与地区国家的基建合作造成负面冲击。毕竟,不排除有的地区国家会借着中美博弈,拿着美方许诺的投资向中方抬高要价,从而增加中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菲方刚表态计划邀请美日澳等国在南海共同开发油气,美方就宣布了一笔基建投资预算,这不由得让人怀疑,美菲是否已经私底下勾连,打算避开中方,直接在南海修建油气开发的配套基础设施。美方向来是搞建设不行,但是搅局能力不俗,所以对于美方的这一基建投资计划,我们需要引起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上油气开发平台

奉劝美国的政客们,美国的对手永远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有40亿美元拿来和中国搞对抗竞争,不如多关注美国国内的基建情况。近些年来,美国火车脱轨事故频发,就是因为美国基建积弊已久。而美国政治完全是选举游戏,基础设施建设从提出计划到出成果,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最后政绩不会算在自己身上,而且期间出了问题还会招致政敌的攻击。所以美国的候选人们在面对国内基建问题时,往往都是说多做少,在选前大张旗鼓,选后不愿投入,只要能捞选票就行,至于问题有没有被解决,他们根本不在乎。

对于我们来说,未来随着中美实力差距的进一步缩小,美国对华围堵打压力度还会持续增加,我们不怕与美国的竞争或对抗,但一定要提防美国在背地里使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