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1940年9月,地点,延安革命根据地大砭沟青年食堂内,现场局面堪称是混乱至极,只见数十名党员、群众正在破口大骂,还有不少人抄起家伙不断的挥舞,更有甚者就连臭鸡蛋、烂菜叶都上场了,齐齐打向了中间的一名年轻人。

好家伙,这人是犯了什么罪,竟能引得如此众怒?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作为国民党特务的他刚刚差点杀害了毛主席,幸亏警卫员蒋泽民舍身相救,用身体硬扛住了这致命一击,否则的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吧,在延安革命根据地刺杀毛主席,也怨不得群众的情绪如此激动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此人为何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蒋泽民又为何宁愿自己受伤也要保护毛主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阴谋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臭名昭著的“抗日干部培训班”开始说起。

抗日干部培训班,听名字这显然是为了抗击日寇、抵抗侵略、培训干部特地组建的教学场所,可实则不然,它的职能并不是抗日,而是为了替国民党军统培训特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为何要遮遮掩掩,原因也很简单,要知道,在此之前,在戴笠的组织下,潜入延安的军统特工并不在少数,可问题是,这些人常年养尊处优,身上早就沾染了反动派的坏习惯,大多数人才刚刚抵达延安就遭到了人民群众的举报,更别提执行什么任务了。

这种情况令戴笠大为恼火,因此,为了改变军统特务太容易暴露的缺点,一场针对“白纸”的招聘活动开始了,为了不被我党发现,他们还特地没有透露军统字眼,而是美其名曰“抗日干部培训”,闻听此言,许多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这才上当,可很遗憾,当他们发现之际,一切为时已晚,进了军统的大门再想出去就难了。

无奈,为了活命,再加上一系列的威逼利诱,众人这才只得顺从,并在毕业后,以知识青年的身份潜伏进入了延安,对于这些人,党中央和毛主席其实早有察觉,但奈何政策摆在那里,年轻人才是我党、我军未来的希望,我们总不可能因噎废食吧?

显然,这就是戴笠的高明之处,而在他的命令下,一系列的破坏行动亦是火速展开,例如本次刺杀毛主席的行动便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的经过大体是这样的,1940年9月中旬,一名国民党专员来到了延安参观,本以为面前的景象将是贫穷的农村、贫瘠的土地、困苦的农民,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之下,延安各地散发着生机,人民群众生活富足,党员百姓其乐融融,战士们更是各个精神饱满,这哪里像是老蒋宣传的那样,分明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因此,万分感慨的专员就想着面见一下毛主席,一来是为了一睹伟人尊荣,二来则是想要取取经,以便自己今后治理其他地区。

闻听此言,毛主席自然没有理由拒绝,毕竟这样敢说真话的国民党人已经不多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交好呢?

于是就在当天,毛主席就向这位专员发出了邀约,邀请他去到大砭沟的青年食堂一聚,在讨论国家大事之余,品尝一番延安的特色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天下午,人民群众得知该消息后也表现的十分热情,争相来到青年食堂门口表示欢迎,可殊不知,此举却给到了军统特务实施破坏的机会,一名“抗日培训班”毕业的特务当即想到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趁着人多对毛主席施行刺杀!

说干就干,眼看着毛主席众人抵达现场,此人立刻就带着木棍挤进了人群之中,一路朝着毛主席走近,待见到毛主席后,他的眼神亦是瞬间变得狠毒,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举起木棒就要直击伟人的后脑!

见此情形,现场的群众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即便靠前的几人有所察觉,他们也只能高喊“主席小心!”,根本来不及出手阻止。

电光火石之间,眼看着毛主席即将遇害,所幸就在这危急关头,警卫员蒋泽民挺身而出,用右臂硬生生的挡在了毛主席面前,这才扛住了这致命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见到自己一击未中,那名特务亦是赶忙挥出了第二棒,不过这也只是无用功罢了,有了防备的蒋泽民再次出手,先是一把抓住了棍子,随即又是飞身一脚,逼得对方只得后退躲避。

他这一退,现场众人也终于反应了过来,大家齐心协力,你一拳我一脚,很快就将其控制了起来,这场危机这才总算化解。

而接下来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一旁的围观群众有的对其破口大骂,有的抄起家伙愤然出手,周边的街坊邻居更是拿出烂菜叶、臭鸡蛋猛砸,可以说若不是警卫员拦住,用不了一分钟这个刺客就会被愤怒的人民群众活活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贫困投身革命

1940年9月,面对歹人刺杀,蒋泽民二话没说直接舍身挡在了毛主席面前,连续两次出手,这才救下了伟人的性命,而事后他亦是寸步不离,还是直到宴会结束才被众人发现伤情,只见他的右臂早已红肿,豆大的汗珠滴个不停,显然是骨折没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断骨之痛常人莫说是连续几个小时的忍耐,恐怕当场就会昏厥,可蒋泽民却为了不耽误大事,为了降低影响,硬生生坚持到了宴会结束,如此毅力着实令人敬佩,不过说到这里一个问题亦是随之出现,那就是蒋泽民为何愿意舍身相救,他与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蒋泽民与毛主席之间的缘分起始于1939年2月的某天,当时,毛主席正在延安杨家岭窑洞中办公,突然一名工作人员便带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见到毛主席,年轻人显得十分局促,磕磕巴巴了许久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所幸还是毛主席及时解围,先是说出了他的名字,随即又说出了他的来历,这才缓解了现场尴尬的气氛。

见此情形,蒋泽民的内心无比感动,与此同时他亦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遥想当年,蒋泽民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的一户贫农家庭,由于家境困苦,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给地主老财打工,每个月拿不到多少工钱不说,平日里还没少挨打、挨骂,算得上是吃尽了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当时那个年代,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便痛苦,蒋泽民也只能默默忍耐,可地主的剥削压迫他能忍,有一件事他却是万万无法忍受,那就是自己的家乡惨遭侵略!

是的没错,就在蒋泽民刚满十八岁那年,东北三省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直接就夺走了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时间,三省百姓瞬间笼罩在了国破家亡的悲愤之中,蒋泽民也是一样,因此,为了赶走日寇恢复河山,即便家人反对,他也还是在当年选择了离家出走,并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东北抗日义勇军!

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兵能够闯出什么名堂?相信这就是部队之中对于蒋泽民的真实想法,但很显然,后续他的壮举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军之后的第一战,蒋泽民就给全军上下露了一手,当时,抗日义勇军正在大虎山车站准备埋伏运送物资的日军,可殊不知由于双方的火力差距过大,好端端的一场伏击战竟打成了遭遇战,局势瞬间岌岌可危,无奈之下,部队指挥官只得下令撤退,但怎料就在下一秒,蒋泽民竟用他出色的枪法快速解除了危机。

只见蒋泽民上膛、端枪、发射一气呵成,连续五发子弹居然弹无虚发,直接打死了五名日军,这五人一死,局势顿时逆转,毫无疑问,义勇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战后,看着一脸憨笑的蒋泽民,在场众人全都沉默了,毕竟这哪里像是新兵蛋子,就算是几名东北军老兵都没有他的沉着冷静,因此,组织上当即燃起了爱才之心,先是将他送到了辽西的大部队锻炼,随即在1935年更是将他送去了苏联深造学习。

历经两年的苦学后,蒋泽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坦克技术,引得苏联教官都对他颇为重视,甚至大有将其留在苏联的心思,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蒋泽民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婉拒,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只一点,那就是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作为一名中国人,他有义务去挽救自己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在1937年年底,蒋泽民毅然回到了国内,如此才俊何人不爱?故而组织上亦是先后为他安排了多个重要岗位,例如抗日军政大学干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交通班班长等等都是如此。

显然,这些职务都比区区警卫员要高的多,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当党中央为毛主席挑选警卫员之际,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报名,至于他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只一点,能够跟在毛主席身边,能够守护穷苦大众心中的天,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梦想,他自然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入死、功成名就

1939年2月,蒋泽民成为了毛主席的警卫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但舍生忘死,在敌人的刺杀行动中挽救了毛主席的生命,而且还与毛主席产生了浓厚的革命友谊!

面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毛主席始终将他视为自己的孩子,平日里不仅会多加照顾,甚至还会在他遇到困难时耐心教导,当然了,蒋泽民也并没有辜负这份期许,1942年1月,他先是去到了周总理身边,担任起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警卫副官,随即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更是再度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成功保护了身在“鸿门宴”之中的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生在重庆会议期间,为了向外界证明,我党我军无意挑起内战,我们一心向往和平,毛主席在明知有诈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了前去重庆,而蒋泽民正是主席此行的警卫!

彼时,距离二人分别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但再度见面,他们却依旧没有半点生疏,反倒是有说有笑,就好似前方不是龙潭虎穴,而是世外桃源一般。

无疑,这全都源自于毛主席与蒋泽民的互相信任,毛主席相信蒋泽民定会保护好自己,蒋泽民也无条件相信自己最尊敬的主席,当然,后续发生的一切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重庆会议中,毛主席多次利用出色的口才化险为夷,在多次明里暗里的危险之中,蒋泽民亦是屡屡帮助毛主席度过了危机。

可以说,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平安无事的回到延安,蒋泽民当属头功,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就在重庆谈判结束后,面对毛主席的挽留,蒋泽民却选择了拒绝,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蒋泽民并不是不愿意留在主席身边,只是碍于眼下的局势,有一个地方更加适合他,那就是东北野战军!至于为何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来,东北是蒋泽民的故乡,他对当地更加熟悉。

二来,东北地区国共两党的装备差距实在太大,尤其是装甲力量更是天差地别,虽说苏联方面已经援助给了我们一些坦克,却奈何没人会开,没办法东野方面这才只好面向全国进行“招聘”,希望选拔一些精通驾驶坦克的干部,过来帮助我军组建坦克部队。

好巧不巧的是,蒋泽民此前留学深造的方向正是坦克方面,此项工作舍他其谁?因此,即便再不舍,他最终也还是告别了毛主席,星夜赶去了东北野战军。

而事实证明,蒋泽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他的帮助下,很快我军的第一支坦克队横空出世,极大缓解了东野的进攻压力不说,更是在辽沈战役中屡建奇功,并最终协助大部队完成了解放全东北的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大功着实当赏,按照常理,今后的蒋泽民就算不能平步青云,至少也能在部队中当上中层将领,但令人感到动容的是,面对唾手可得的晋升机会,他却再度选择了拒绝,无他,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想念毛主席了!

为此,1948年年底,蒋泽民随军入关后的第一时间便赶去了西柏坡,不仅如此,接下来他更是自愿回归了老本行,承担起了护送毛主席去往北平的警卫工作,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没有闲着,抗法援越、抗美援朝他都有参与,堪称是为共和国奉献了全部的力量。

当然了,对于这般功臣,组织上也并没有亏待他,在其回国后,先是让他担任起了沈阳军区生产部长、后勤部车船部副部长、总后车船部副部长、总后军输部顾问等等职位,退休后,更是破格给到了他正军级待遇,让老英雄能够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