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史上关注度最高的高考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全卷整体难度平缓,压轴题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最后一题,能做出来的风毛鳞鳞角!与6月6号估计基本一致!前面整体难度与2023年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本卷题型分布与江苏以前的老高考类似!数列新定义压轴,导数多参数放倒数第二!选拔人才还是江苏老高考那一套管用啊!本质上,数列本身就是区分人才的最好载体!和任何模块都能结合!(逐题点评放在后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第8题,抽象函数是年年考的!之前是等式,今年是不等式!方法一样的!抽象函数是考察学生函数性质最深刻和有力的工具!也是回避撞题,增强考试公平性的不二选择!我们要求同学们抽象函数常见性质证明和探索方法如数家珍!但是这似乎一直是教学的盲区!习惯上都是具体函数研究性质!

第11题,新定义曲线这种问题,去年不考就今年考,今年不考就明年考。前阵子《临门一脚》第1题以及考前指导第11题和这题很类似!方法别无二致!

填空题,3个题都是很正的题,第12题,不是可以俗称秒杀的题嘛,但是双曲线焦半径好多同学并不能较快写出来或者推导出来!解析几何小题焦半径要占一半,这题方法多样,入口很宽,但不同的选择在计算和耗时方面会有很大差距!有很好的区分度!

第13题,切线类问题也基本上是每年必考!本题熟悉常常用超越函数可以秒!

第14题,整个小题部分的压轴题,这样的概率问题,这样的交换类问题掌握分类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排列组合,最重要的是选对分类方法!穷举也可以!

第15题,难度正常,大家都能动手做做的,如果能积累常用特殊三角函数值,做起来更快!

第16题,解析几何今年难度放缓,弦长公式直接写就行了!

第17,这样的立体几何有不少同学在考场上卡住了!本题,综合法与坐标法都可以!入口很宽!

第18,导数也放在了应该放的位置!本题属于多参数问题,导数首先是结构然后是搞清楚逻辑!正确的掌握多参数问题以及逻辑类导数处理策略,还是可以做到底的!但考虑到大家平时训练少,接触少,本题还是有较大区分度的!

第19题,这个新定义数列,和前天预想的一样!难度大,综合性强,经典又深刻,结构简洁,需要分类讨论与逻辑推理,有难度,需要对集合论有点了解!本质上和概率关系不大,与北京卷、江苏老高考的数列类似!多次转化和分组才可以解决!但是因为有3个问,所以梯度很好。总的来说,新定义数列作为压轴题,一点问题没有,选拔的肯定是人才!

本卷还有以下特点亮点:全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

一、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高考数学命题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发挥数学应用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设置真实情境,命制具有教育意义的试题,发挥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如第9题,实际生产为背景,以统计为载体,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数学应用于实际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将数学应用于实际!

二、加强教考衔接,发挥引导作用

高考数学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增强试题开放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如第11题,平时学生接触的都是常见4大曲线,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变通,将研究二次曲线的方法迁移!

三、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

数学试题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数学关系,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如第18题,第19题重视基于数学素养的关键能力的考查,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层面都有所体现,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第19题将数列、集合论、概率、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概率统计思想、数列思想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代数变形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