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莎豆先锋队在新疆皮山县展开了一系列技术推广和销售帮扶活动。该团队通过传播先进的油莎豆种植方法,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帮助农户实现了经济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带领这一团队的是艾孜麦提·阿卜力克木和沈清然,两位年轻的大学生凭借在校所学和不懈努力,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油莎豆在新疆的高效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项目团队成员

油莎豆是一种耐旱、耐盐碱的油料作物,适宜在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经济效益。艾孜麦提·阿卜力克木表示,选择油莎豆作为推广项目是考虑到其对新疆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此次项目不仅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机会,也是为当地农民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艾孜麦提·阿卜力克木和沈清然在校内学习期间表现出色,专业功底扎实,他们在校内外多次参与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新疆进行油莎豆种植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环境和种植习惯,然后根据油莎豆的生长特性,调整种植技术,使之更适应当地条件。通过与当地农户的交流和合作,团队逐渐获得了农户的信任和支持。艾孜麦提·阿卜力克木表示:“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推广一种作物的种植,更重要的是向当地农户传递科学的种植理念和技术,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项目成员正在田间劳作

团队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语言沟通、气候适应、技术支持等问题。但正是这些困难锻造了团队的坚韧不拔。沈清然说:“每一个难题都让我们更加团结,也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和创新。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新技术,获得实际收益,感到无比的成就感和动力。”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们对此次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是学生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体现。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此类社会实践项目,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实践教学水平,也为新疆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和资源被引入到这片热土上,助力皮山县乃至整个新疆地区的绿色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莎豆先锋队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