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作为清朝在关内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61年间,统一国家,融合民族,外攘强敌,内修政治,算的上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康熙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方面,在对待家人方面,康熙也都十分尽心。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在返京的途中,康熙给雍正写了一封信,让雍正来接母亲,看到最后一句话,雍正非常感动,泪流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雍正帝虽然颇有政绩,但总被后人冠以“薄恩寡情”的标签,因为雍正对自己的兄弟和子侄心狠手辣,被后人诟病。乾隆向来好大喜功,表面宽仁,实际上对儿女亲眷们则十分无情。相比之下,康熙在亲情方面,算得上是帝王楷模,举几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孝敬长辈面前,康熙刚登基时,年仅8岁,其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体弱多病,康熙衣不解带,在床边伺候。康熙的嫡母孝惠章皇后活了77岁,生前康熙对嫡母非常孝顺。另外,康熙对祖母孝庄(孝庄文皇后)充满敬爱,孝庄晚年,康熙基本上晨昏定省,孝庄上五台山时,康熙要亲手扶着孝庄的轿子才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对待后妃方面,康熙在后宫大施仁爱之心,不管是三位皇后,还是惠妃、宜妃、荣妃、德妃四大妃子,康熙都尽力做好一个“丈夫”的角色。例如,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在西北军营,康熙还不忘关心嫔妃。据《清宫述文》记载,康熙在将士们都熟睡时,让太监掌灯,分别给钟粹宫、永和宫、翊坤宫写了一封问候信,并且嘱托,若三位后妃有回信,务必带来。按时间推算,这三宫中的主人应该是:荣妃、惠妃和宜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对待孩子方面,康熙虽然儿女众多,但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康熙的长子胤褆、次子胤礽等都因为储位之争而犯了不可饶恕之罪,康熙作为父亲,并没有对他们大开杀戒,而仅仅是圈禁。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的第十八子胤衸生病,康熙身在塞外,但十分关心,立即改变行程,回来看望。因为康熙知道,即使自己儿子众多,但也不想在任何一个儿子身上留有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对他的继承人雍正(当时名为胤禛,下同),也有浓浓的父爱之情,据《满文朱批奏折·康熙朝》记载,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这一次随驾的嫔妃是德妃,也就是雍正的生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一生一共六次南巡,每次都会带上嫔妃,一是为了方便照顾自己,二是因为嫔妃们常年困于深宫之中,康熙带他们出去散散心。德妃乌雅氏常年居住在京城,偶然到了南方,湿热的气候让她极不适应,犯上了哮喘,康熙让随行的太医悉心照料。

在圣驾回京的时候,康熙特地写信给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和四十阿哥胤祯(后改名允禵)前来迎接德妃。但怕雍正兄弟俩来的太早,康熙又特地在信的最后补上一行字:不要来的太早,白白等候。雍正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仍旧眼含热泪,十分感动。雍正和十四弟一起,早早的前来迎接,虽然挨了康熙一顿骂,但心里仍旧舒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康熙作为丈夫和父亲,对后妃和儿子都十分关心和体贴。若他们生在寻常百姓家,定能家和万事兴。著名的传教士南怀仁曾评价康熙:这位君主,成为一切人的品德上的楷范。虽然康熙在历史评价上褒贬不一,但在家庭角色上,是绝对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