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小时吸金2亿,张雪峰又一次被骂上了热搜。

一个简单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被张雪峰玩出了花。

即便报出了近2万的天价,依然“手快有,手慢无”,被追捧抢购,3小时销售一空。

(2024届“梦想卡”11999元,“圆梦卡”17999元,2026届“梦想卡”89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通过饥饿营销营造一种奇货可居的景象,张雪峰公司的售后服务也极为强势,被众多网友吐槽。张雪峰的公司不接受“七天无理由退款”,而且不能“催服务”,用他们的原话是“下单后7-30个工作日左右联系,等不了的别拍。拍了又不断催联系/恶意差评/投诉/闹事的!永不服务!”

奈何近来雨水充足,如此霸道的条款,依然有大量高考家庭前赴后继地下单。

曾经,张雪峰是底层家庭的“指路明灯”。如今,他的高考志愿指导服务开出了天价,越来越多的穷人家庭已经消费不起。

1

张雪峰曾经和你我一样普通。

他原名张子彪,1984年出生于东北一个十八线小县城。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童年和少年时期,张雪峰尝遍了生活的艰辛,早早立下了要改变命运的志向。

高考填志愿时,张雪峰希望走出东北,到外面去看世界,全都报了东三省以外的大学,最后进入了郑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学习。

大学毕业后,张雪峰来到北京,租住在海淀区的一个城中村里。

每一个北漂都有一段难捱的岁月。如同未红之前的董宇辉,张雪峰寄居的宿舍小到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房间内甚至连个洗手间都没有。

张雪峰的工作是在一个考研学校当老师。他玩命加班,疯狂收集资料,并且精心打磨自己的讲课风格,快人快语,又兼具幽默表达,逐渐赢得了学生的喜欢。

有点小名气之后,张雪峰尝试创业。他与人合伙,在苏州创立教育公司。

那是个寻常的日子,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个名为《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视频忽然在社交平台上蹿红,播放量高达十几亿。“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最无私奉献的学校,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是中国最委屈的大学……”视频里,张雪峰对各高校进行了幽默解读,非常接地气,引发了网友的追捧。

很短时间内,张雪峰的粉丝从几千人暴涨到几百万,开启了网红模式。

2

成名之后的张雪峰舞台越来越大,他登上了《奇葩说》《快乐大本营》等各种综艺节目,将影响力持续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真正让他彻底火出圈的,是他对高考志愿的犀利言辞:

“孩子非要报新闻,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再给他报别的!千万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

“所有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

“家里没有企业要管理的别报管理”。

“金融不能碰,除非家里是搞金融的”。

“兰州大学不值得上,太偏僻,学校鸟不拉屎,猴不上树”。

有人说,张雪峰说的都是大实话,话糙理不糙,道破了复杂社会的潜规则,他是在给寒门子弟指点迷津。也有人说,张雪峰过于功利,理想、追求被他粗暴地踩在脚下,让孩子过早地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人说,他是“披着真诚的外衣割韭菜”。

争议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争议转化成流量,流量转化成生意,这才是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

3

张雪峰自己也承认,他做的就是“认知差”的生意,归根到底,他就是一个商人。

他洞察人性的弱点,屡出惊人之语,频频上热搜,将流量玩弄于股掌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填好了,能够弥补50分的差距。”在一条视频中,张雪峰如是说。

他不断制造志愿焦虑,终于迎来了大收获的时候。

这几年,张雪峰年入千万以上,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张雪峰的粉丝数也超过了2千万。他的视频广告费起步25万元,线下直播的收费更是高达每小时40万元。而这次3小时2亿事件,让他的搞钱能力大大上了一个台阶。

有人骂张雪峰“制造焦虑”,“价格太高,吃相难看”。

好在,昂贵的收费,收割的大部分是有钱家庭,真正的穷人家庭是无缘消费的。

现在的张雪峰,我们已经高攀不起。

我是徐叫兽,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相遇,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