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卿本泰妍

编辑|卿本泰妍

近来,美国对华关系可谓扑朔迷离、扰攘频仍。先是财长耶伦空手而归,继而国务卿布林肯亲自造访;言辞之间,关切俄乌局势、关注南海秩序、关叹中国外债地位...种种举措,无不透着不安的窥视和忐忑的算计。殊不知,中国外交一如既往坦荡有为、雍容霸气,直面各种有心人士的无理挑衅和故作威慑,从无动摇。美方如此反复无常迂回曲折,令人生疑、扑朔难辨其图谋所钟,究竟携带了怎样的“期望清单“而叩关于我?其行为动机实在令人玩味。

不久前,美国高级政要接连访华,却一反常态地无功而返,着实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诸多猜忌。在今年4月中旬,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不打一声招呼就突然闯入北京。作为奥巴马政府的心腹老将,耶伦一介书生的身份未免显得小题大作。但其空手而归,无疑暗示这位美国“首席会计师“并未如愿以偿。紧接着,以直白硬气著称的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也火速赶往北京,态度着实着急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两位重量级官员接连拜访中国,其用心实在令人怀疑重重。布林肯在华期间,不仅就俄乌冲突对华释放了诸多关切,更暗示中国对俄国的支持或将令其承担“巨大代价“。可见美国对中俄关系的戒心何其重了!同时,布林肯还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指手画脚,借机渲染所谓“威胁“论调。更令人玩味的是,布林肯居然想借机说服中方免除俄方的外债,用一种近乎“零和博弈“的逻辑对待中俄两国的关系。难道这就是美方不遗余力的图谋?

为理解美国高官如此反复无常的背后逻辑,不妨回溯一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早在2022年3月,俄罗斯开启了对乌克兰的特殊军事行动,这持续数月的军事冲突不仅令欧洲安全格局剧变,更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面对如此关乎世界和平的重大事件,美国自然而然地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一方面,中俄两国早有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俄方在军事行动中自然也寄希望于中国提供一些支援;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在乌克兰事件中的立场和做法均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美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舞步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私心。首先,美国企图通过施压手段,迫使中国选边站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其逻辑中显然是美国必争之地。一旦中国对俄罗斯倾斜太多,美国在大国较量中或将丧失相当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其次,美国急于缓解经济困境,故而想从中国身上分一杯羹。耶伦一行就是冲着中国手中的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去的,而布林肯更是直白地要求中国豁免俄国债务,以减轻美国的经济压力。最后,美国一直将中国的周边外交视为肋骨,因而想方设法阻击中国在南海等地区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其实,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和猜忌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对中国的崛起有所忧虑,认为“中国威胁论“难以避免。当时,美国干脆以人权、民主等理由指责中国,并多次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进入21世纪,中美两国虽然曾经摸着石头过河,建立起所谓“新型大国关系“,但这段关系也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之际彻底破裂。如今,拜登上台后继续奉行对华“遏制“路线,加剧了中美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龃龉,中美关系正处于新的低谷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中美关系的走势,其实双方均心知肚明,今后将很难重回“蜜月期“的轨道。相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中美竞争将越发白热化。因此,中国和美国都应为这一关系的长期发展和基本定位做好准备。对于中国而言,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不为美国的讹诈买帐,同时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外交布局上都需有过人之举,充分发挥大国身份。对于美国而言,则需要尽快摆脱“心理落差“,学会平视中国的崛起,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建两国新型大国关系。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美方这次访华的目的不难猜,就是想利用乌克兰事件制造矛盾,挑拨中俄关系,削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而且还想趁机要求中国豁免俄国债务,简直是痴心妄想!“

也有网友认为:“美国显然是在制造舆论高潮,企图通过舆论攻势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不过美国的这些伎俩都是徒劳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有着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绝不会轻易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还有网友认为:“这无疑是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较量,美国想要重新夺回主导权,但中国现在的国力已经强大到不容忽视的地步,双方必将展开一场长期而艰难的博弈。我们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看,美国近期大张旗鼓的对华行径,再次暴露了其对华战略的犹疑不决和左右为难。一方面,中国的持续崛起和大国地位已成不可否认的事实,美国难以阻挡其获取应有的国际发言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美国也无法彻底割断与中国的合作联系,两国的利益已紧密交织在一起。

因此,美国对华政策将陷于左右徘徊、进退失据的困境。在美国寄予厚望的同时,中国须保持高度戒备,让美式“交往“不遂其愿。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发出独立自主的声音,不为美国左右逢源的算计所迷惑和绊住。那么,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应当如何主动把握机遇,扮演更加积极有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