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最有文化的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
而提及端午,便不得不提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事迹与忠诚,更是如同端午的粽子一般,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铭记于心。
而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毛主席60年代就曾写了一首关于首端午的诗。这首诗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情感,成为了端午诗中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经典。
这首诗不仅喊出了屈原2000多年的冤屈,更是在60多年的时光里,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无数读者深入思考与讨论。
这首诗写于1962年。那一年,毛主席读了《楚辞》之后,他的心情也随着屈原的遭遇而心潮澎湃,一时之间灵感涌现,便挥毫创作了一首七绝《七绝·屈原》,以此缅怀伟大诗人屈原。
这首诗情感深沉,韵味悠长,展现了主席对屈原的敬仰与怀念。1996年,这首诗被收录在《毛泽东诗词集》中,流传至今,成为文学瑰宝,供后人品味学习。其诗如下:
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意译:
2300多前,屈原以他最有重量的一支笔,写出了影响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千古名篇《离骚》,抒发了他最远大的政治抱负。
然而,当时楚国的朝堂之上,奸佞小人如蝇附膻,君王被蒙蔽了双眼。而真正的贤能之士,却寥若晨星,难以寻觅。
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臣,如同蠹虫般侵蚀着国家的根基。而心怀天下苍生的屈原,眼见郢都沦陷,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碎。
最终,在无尽的悲愤与绝望中,他选择了一跃而下,投身冲向了那碧波万顷的汨罗江中,以身殉国,留下了一段永恒的传奇。
深度赏析:
在毛主席的这首《七绝·屈原》中,首句的“屈子当年赋楚骚”描绘了屈原赋写了最具楚国特色的《离骚》,展现了其不一样的政治志向与凌云壮志。
而第二句的“手中握有杀人刀”则暗喻了屈原以《离骚》、《天问》及《九歌》等作品为武器,批判和打击了朝堂之中的那些奸贼佞臣。
而《离骚》、《天问》及《九歌》等作品,对于屈原来说,就是他批判奸佞、捍卫真理的利器。
而对于那些奸佞来说,这些文字就是锐利的刀剑,把他们一众奸臣批判得体无完肤。
屈原借助了这些作品,痛斥了楚怀王身边的奸臣贼子,彰显了诗人疾恶如仇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屈原的《离骚》、《天问》与《九歌》等诗作,每一首都倾注了屈原一生的心血,每一句都充分展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每一个字都表达了屈原追求梦想、坚持真理,绝不向奸佞小人妥协的决心。
同时,他也希望楚国以及楚国的统治阶层能推行有益于国家繁荣的内外政策,关心民生疾苦,使得楚国强大起来。
屈原对于真理的坚持,绝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决心,以及他那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都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
因此他把屈原握有《离骚》、《天问》与《九歌》等诗作,比喻作“手中握有杀人刀”,真的是尖锐而有力。
这也是毛主席对屈原诗作的高度评价和深深赞美,凸显了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到了诗的第三句,诗人用“艾萧太盛椒兰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美人香草的手法,展现了贤良忠臣与奸佞小人的对比。
其中“艾萧”指的是一种臭草,即今日的艾蒿,这里用以比喻楚国的奸佞小人;而“椒兰”则指的是申椒与兰草这两种芬芳的香草,这里用来象征贤能之士。
此句描绘了楚国奸佞小人充斥朝野,而贤良之士却备受排挤的悲凉景象。他感叹贤才凋零,正义难以伸张。不过,即便屈原遭受了重重打击,他也要坚守正道。
但屈原再怎么贤能,他也无法与庞大的奸臣集团相抗衡,导致他独木难支。所以他曾发出了这样的哀叹:“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正如屈原所哀叹的那样,在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中,孤立无援的屈原渐渐的感觉力不从心,从而多次惨遭楚王的流放。
楚国灭亡了以后,屈原所有的希望与梦想也随着破灭,所以他选择了投身于汨罗江,以身殉国。而屈原的忠诚与执着,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屈原这样的悲壮之举,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抗争,更是对楚国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到了诗的最后一句,诗人用“一跃冲向万里涛”结束了此诗。而其中“跃”与“冲”两字,将屈原的英勇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跃”字,犹如一幅画卷,展现了屈原果敢无畏、从容赴死的伟岸形象。屈原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而今天,国家、民族、百姓与天下等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一生怀有宏大的政治理想的屈原感觉再活下去,就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所以他义无反顾地一跃而起,冲进了汨罗江。
而“冲”字,则描绘出屈原勇往直前的决心,他敢于向黑暗势力发起挑战,以牺牲的精神捍卫正义,展现出屈原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万里涛”三个字则象征着汨罗江的磅礴气势,面对如此壮阔的江水,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这滔滔的江水,以最宽大的胸襟和最温柔的方式接纳了绝望中的屈原,成为他心灵的最后归宿。
屈原已经魂归九天,可汨罗江依旧江水滔滔。奔流的江水带走了屈原的身影,却留下他永恒的精神。
尽管他的一跃让人心痛,让人惋惜,但他的爱国精神与文化贡献却如同一条母亲河,奔流不息地滋养着华夏大地。
屈原一去不复返,可他的诗歌和他伟大事迹,却被世人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千百年来,这种文化传承不断。而屈原也成为了人们永远怀念的不朽的文化巨匠。
而屈原的不朽,使得毛主席对他以及他的作品都无比的钟爱。所以他常将《离骚》与《楚辞》视作珍宝,爱不释手。
而事实上,除了《离骚》与《楚辞》等作品之外,深深地影响和感染了毛主席的,最主要的还是屈原那永远不朽的精神。
因此,在毛主席的这首《七绝·屈原》中,他以其卓越的文采,赞美了屈原坚韧不拔与始终不屈的精神。
这样的坚韧与不屈,使得他即便身处奸佞与腐朽势力的围攻之中,也依然矢志不渝地坚守着爱国的信念,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在毛主席的这首《七绝·屈原》中,他的笔触精妙绝伦,仅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屈原横溢的才华、悲愤的感情以及在绝望中坚守的心境。
通过毛主席的赞颂,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屈原的伟大精神,也感受到了毛主席对这位伟大爱国主义浪漫诗人的深深敬意。
因此,在毛主席的笔下,屈原的形象早已焕然一新,他不再是那个沉浸在哀伤与悲泣中的诗人。
而是化身为悲壮豪迈、气势如虹的斗士。他手握正义之剑,恪尽职守,爱国为民,展现出了英雄的风采。
在面对楚国腐化的士大夫阶层时,屈原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挑战了整个昏庸的奸佞集团。
面对这些顽固不化的恶势力,他坚定立场,毫不动摇;面对奸佞魅惑的小人,他拿起《离骚》、《天问》和《九歌》等精神武器,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最终,他以身殉国,用生命诠释了对国家与人民的忠诚与信仰。
因此,毛主席笔下的屈原,他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他的形象,不仅是对屈原本人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颂扬。
而通过毛主席的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屈原那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眷恋。
如今,当我们再来读毛主席的这首《七绝·屈原》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毛主席对屈原的敬仰与缅怀,更能够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因此,毛主席的这首《七绝·屈原》,不仅是对屈原的一种致敬,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弘扬。
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我们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在未来的岁月里,这首诗将继续引领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追寻那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永恒精神。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