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前途的新话题——低空经济。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就是把天上的空间利用起来搞经济!未来,不仅大飞机,天上还会有成群的小飞机和无人机忙活。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天上蛋糕”是怎么做成的,又怎么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政策助推:各地政府大手笔

最近,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低空经济的发展。比如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垂直起降点。广州提出要把低空经济做到1500亿元,北京希望三年内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市场规模:万亿蛋糕谁不馋

为什么各地政府这么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呢,我们把时间线拉到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明确提出: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这也是“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的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59.5亿元,增长率高达33.8%。

预计到2026年,这个规模能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两年时间,万亿市场,这么大的蛋糕,谁不眼馋?

不过这时候又有一个疑问,低空经济领域凭什么获得大力支持?

这就不得不提起咱们的产业发展,之前咱们的经济相当一部分靠房子拉动,但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单纯的炒房已经不符合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产业和资金需要找到更好的投资点。

那什么是更好的投资项目?

这就要说回新能源,新能源的发展,一方面是弯道超车,从另一个赛道发力,摆脱传统日企等国外企业的优势。

另一方面,是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从电池到生产,涉及的产业链条长,一起参与的企业多,大家一起玩才有的赚,自然而然也会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是应用场景广,多领域都可以运用到新能源,不仅是居民,还有一些政府公交、物流运输等,都有新能源的影子。

集齐几个要素,成为优质的投资项目,资金自然会源源不断的靠拢。

而我们将这个底层逻辑应用在低空经济上,自然而然会发现:低空经济完全符合上述特点。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

它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其产业链包括装备制造、飞行应用、低空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板块。这些板块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政府、企业和居民作为低空经济的三大参与主体,在各自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建了低空经济的产业生态。

大家一起努力,把这块大饼越做越大。

同时,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急处置、医疗救护、消防救援、巡检巡查、国土调查监测、工程测绘、交通治理、城市管理、农林生产等重点领域都有无人机和小飞机的身影。

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政府不仅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还出台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这些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而且,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像自动驾驶、北斗导航、5G应用这些高科技都在支撑低空经济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你可能会看到无人机给你送快递、空中出租车带你兜风、无人机帮忙打农药、无人机救援队参与应急救援。

在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和通用航空是两个主要战场。

无人机领域,以民营企业为主,大疆创新、中航无人机、航天彩虹这些企业表现特别亮眼。

而通用航空领域,则由咱们国企引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这些大企业主导。两大领域的企业都在拼尽全力抢占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这一块的领域,相当于洼地,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大部分属于探索阶段,该领域的发展潜力堪比当年的新能源。

03

结语

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虽然还面临技术和法规方面的挑战,但只要政策得当、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低空经济一定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希望大家抓住机会,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