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余年2》大结局里,论谁最惨,该是这个姓名都没有,被明青达过继成亲弟的堂弟,他到死都不知道,害死他的真正 凶 手不是明青达母子,也不是范闲,而是他;

而且范闲怎么都想不到,明青达母子这用族人替罪的招数,不但化解了明家刺杀朝廷命官、触犯庆国律法会受到惩罚的危机,还给他培养了三个仇人。

范闲领皇命到江南,收回亲娘叶轻眉创造的三大坊,他一到江南就受到官员们的夹道欢迎;

而明青达和明老太君不但亲自去迎接,还请 明家下了悬赏令杀范闲的罪,承诺当天给范闲一个交代。

当范闲到明家时,堂中跪着一个浑身冒着丧气的男子,他是明老太君要过继到膝下的儿子,正在进行敷衍的过继仪式,范闲到后观看过继礼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被请到桌上落坐后,明青达简单粗暴给了范闲这个交代:“大人,此人就是那个利欲熏心,私发悬赏令的 凶 犯。”

范闲闻言惊呆了,他知道明青达这是推一个无辜族人来顶罪,和明青达你来我往交锋中,询问此人怎么处理;

明青达回死罪,并让仆人端匕首进来,让范闲处理这个新鲜出炉的亲弟弟。

范闲不想让无辜之人惨死,想把这个‘凶犯’带回去好好审查,结果‘凶犯’听到后,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一脸惶恐;

因为明青达母子用三个孩子来威胁他,逼得他最后要拿匕首自杀,被范闲阻止后,改撞柱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他死都不知道,逼死他的不是明家母子,更不是范闲,而是二皇子。

在范闲下江南途中,忙着收礼时,二皇子快船、快马加鞭赶到明府,除了问及明青达如何对待范闲下江南的事;

还在明家母子俩面前说断了他们的后路,替明家发下悬赏令,招募各路豪杰刺杀范闲,不让明家有机会投靠范闲。

明老太君让明青达彻查族里,看是谁背叛明家,暗里投靠了二皇子,实际上是明青达自己暗里投靠了二皇子,他正头疼要让谁出来顶罪。

二皇子便建议他:“明家我不熟,你自己找点旁支庶出顶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青达表示恐怕旁支族人不够资格顶罪,得亲兄弟才行,但又不舍得送亲兄弟去死。

二皇子又支招:“以善待人是好事,我没事也善个一回两回的,但有时候给他们个好结果,让他们看起来感恩戴德就够了,可你不能往深里想,人有人的命。”

明青达就这样一边唏嘘不舍得送亲兄弟去死,一边按照二皇子的建议,把旁支族人变成亲弟弟来顶罪。

所以说害死明家那个替罪羔羊的族人是二皇子,若没有他的建议,兴许明青达想不到这一层。

再者,范闲一到明家不久,范老太君就让跟前在玩的三个孩子,上前叫范闲,有让孩子们加深印象认人之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明青达让仆人端匕首进来,让范闲处 死他这个新鲜出炉的亲弟弟时,没有命人带那仨孩子下去,让他们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在范闲气急败坏表示让孩子们下去时,明青达不为所动;

还是替罪羔羊哀求明青达,不要让孩子们,亲眼看着亲爹惨死的局面,明老太君这才让人带那仨孩子下去。

以阴谋论推断,明老太君明里虽说新儿子有罪该死,孩子们是无辜的,过继是为了方便抚养新孙儿女成人;

实际上一个是威胁新儿子心甘情愿替罪赴死,另一个是方便日后给范闲找仇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个孩子都已经是记事并懂事的年龄,在目睹父亲被逼死的半个过程,以明家母子阴狠残忍伪善的尿性;

明青达母子在以后抚养的道路上,肯定会对孩子们洗脑,给他们灌输仇恨的思想,把责任全推给范闲,说是范闲害死他们的父亲,想要报仇,以后长大了找范闲等等之类的话。

孩子们还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也没有知道真相的能力,在经过长年累月的语言影响下,思想不可能不受影响;

日后他们肯定把范闲当杀父仇人来看待,就算没有能力杀范闲替父报仇,有机会也会给范闲找茬添堵。

所以,明青达母子这招真绝,既解了明家的危机,还给范闲养了仨仇人,一举两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