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琢磨事AI碰撞局搞了第二期,这期核心是基于案例碰撞什么是AI智能体,AI智能的产品定义、架构落地等方面又有那些特殊之处。

琢磨事AI碰撞局活动概述

本期的选择的案例是一个软硬融合的产品:AI电梯。然后从原始需求、产品定义、架构定义、落地问题四个方面探讨在真正落地的时候场景、产品、算法、商业模式如何交汇。

这次碰撞的主线并非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从技术到产品的这条线,串起来探求:最终的问题变成产品是否会成功,如果不成功那为什么?这种背后的挑战是通行于所有智能之上,还是只是属于这次的案例?

关于碰撞局活动的详细参见:

琢磨事AI碰撞局活动形式的升级

上一次活动是统一完成分享然后开始讨论。这次则改成了,每个关键环节都插入讨论。

第一个碰撞点是以下面这样近10个功能点驱动的话是否值得把电梯变成电梯智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票的结果是下面这样。混沌的时候能这样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形式估计还会进一步升级,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碰撞,能有所获得。

碰撞点

这次还是出了一些在行业里面可能都具有领先性的碰撞点,这些碰撞点,没有标准答案,但很值得从业者思考。选取其中三个有代表性的给大家做个分享。

Co-pilot(半自动)和Auto-pilot(全自动)产品的差异

这点理解上差异最大,起点可能是分享的时候有这么个观点:

Co-pilot不创造新机会,而Auto-pilot每一个都是蓝海。

这样显然的问题就是:什么是Co-pilot什么是Auto-pilot?

比如智能音箱、Siri这类助手是Co-pilo还是Auto-pilot?

比如有一个招聘的Agent,只要和它交互它就会完成工作,那它是Auto-pilot还是Co-pilot?如果是Auto-pilot那,它也要像助手那样接受周边指令啊?

Co-Pilot 和 Auto-Pilot的核心指标又是什么呢?是智能程度么?

讨论后最终发现这问题本质在于对角色的定义。

在履行一个角色职责的时候,不需要人的介入就可以自己搞定的是Auto-pilot(全自动),否则是Co-pilot(半自动)。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可能需要与服务对象(人)打交道,但这不关键。

比如这次案例中的电梯智能体,它的角色内涵就是听从人类指令去某个楼层,实时生成内容并显示,监控电梯内的行为做主动交互,虽然限定场景但它其实是Auto-pilot。

再比如如果一个招聘的AI智能体,它既能完成招聘的日常工作,也能在需求发到它的时候形成JD,并把招聘结果向相关人进行反馈,那它就是Auto-pilot。

而如果单纯是一个写作的助手,这个助手其实不能你给需求,它就把活干了,所以是Co-pilot。

为什么说Auto-pilot如果真的能做每一个都是蓝海呢?

因为这事没有大模型根本就做不了,现在陆续能做了,虽然当下还很少能成立的。

(上面是根据各位局里同学讨论整理而成,就不像会议记录那样,每条标注谁说的了)

AI agent现在实际落地的场景及这个未来的前景如何?

这个探讨展开不像上面那个那么多,但代表意义比较强,也可以补上前个问题的前提。

AI核心是重建了一套计算的结构,和过去50的本质不一样。

所以AI技术越成熟整个应用体系越会重构。

重构的结果就是一个个AI agent的崛起。

最早出现上面说的Co-pilot类应用,但这种应用的机会不在新人手里。

真正的机会是Auto-pilot。并且Auto-pilot彻底体现AI的以角色为中心的特征。

以角色为中心的AI如果崛起会颠覆以功能为中心的互联网的格局。

这是AI智能体的典型特征,每个AI智能体产品都会折叠周边一圈产品,很像手机折叠掉相机这个品类。

角色的边界才是AI智能体的边界,比如电梯智能体就不适合放歌,虽然它也能。

AI时代产品的定义会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分享过程中抛出的问题,没有完。估计需要后面陆续做更多碰撞。分享中核心提到的是,智能体的产品架构其实是定的,并且具有很大共通性。

比如:真正的智能体肯定需要更多的软硬融合,否则没有实时感知,怎么做实时的决策!(不是说必须有硬件比如NPC就没有,但方向是软硬融合)

如果软硬融合,那每一个就都是一个完备的小机器生命体,自然也就需要在他们之上的矩阵(Matrix)对他们统一进行管理,包括“生老病死”。

而一旦介入硬件的领域现实情境的复杂度就都会延展到产品里来,比如电梯智能体的WIFI信号强度。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纯粹算法的权重没想的那么高,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领域里面问题的处理很像放大器,放大AI算法进步的价值。

这种产品架构的共通性,甚至还会影响技术架构,这点就不展开了。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有自己的观点、疑问或是经验,欢迎加入我们,一起挖掘和探讨。

往期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