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师

时常听到专业第一的学霸

也看过许多成功上岸的榜样

今天

我们想介绍这样一群同学

他们专注自己的热爱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不断创造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编程,属于我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2020级本科生李钊源

年幼时我便与软件结下不解之缘。从最初的玩电脑游戏到真正接触计算机,过程中兴趣渐生。进入大学,我将自己的热爱和前途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软件工程。软件前期的入门稍显困难,但待到熟悉便能迅速领悟其中关窍,进入较快的学习状态。我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阻滞的地方,常呆在实验室独自实验至夜半关门。

与软件打交道的日子里,我逐渐发掘出自己在数据处理上的天赋。我参与的大创项目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都被我一一克服,最终获得省级立项。更多时候,我不止停留于理论知识,我深知要想跟上时代浪潮,不能拘泥于课本,更应步入社会,亲身体会到时下最新技术。大二暑假,我选择进入国企科技部门实习。在前辈悉心指导下,我逐渐熟悉并理解了开发和维护的具体运作方式,认识到当下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课堂上的理论学习的差距,也为我未来的职业道路选择埋下伏笔。

他者口中,软件似是枯燥乏味,以我视之,则是造物者般奇妙的创作,是属于我的浪漫。透过数字观察世界,让我明白了生活不仅是可预测的,同时也是可量化的。软件的学习培养了我务实、实干的精神,如今我依然在工作之余享受着编程带来的快乐。

“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业教育学院英语(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周璇

因为热爱篮球,所以在考入华师后,我就报名加入校篮球队。在这里,我拥有了挥洒汗水的舞台,也找到许多志趣相投的伙伴。我们会在每一次进球后击掌欢呼,会在每一次失利后互相鼓励,也会在每一次默契的配合后相视一笑……热爱,让我们在球场找到自己。

在追逐篮球的激情之路上,我奋力疾驰,一往无前。大三上学期时,我跟随校队一起参加了广东省第二十二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甲B组。历经小组赛、十六强、八强,直至半决赛与决赛的激烈角逐,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最终摘得桂冠。

然而,在这条追逐热爱的道路上,我也会时常思考,篮球对于我来说究竟是什么?它陪伴我从稚嫩走向成熟,即使是在大三备战考研和现在外出实习时,我们也形影不离。原来,篮球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坚持这份热爱,也让我明白尽管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有再战的勇气。我坚信,人生各有精彩,走好自己选择的路,专注于自己擅长与热爱之事,收获内心的喜悦,便足矣。

旋律里的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师范)专业2020级本科生蓝荣业

唱歌让人放松,在烦闷之时,它能为你驱散阴霾;在欢喜之际,它是你的人生BGM。因而在童年,我就深深爱上了唱歌。自小学一、二年级起,各种文艺演出的舞台上都能看见我的身影。步入大学,我怀着对唱歌的热爱,加入了校艺术团歌手队。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同频共振的好友。我们在培训时探讨歌唱与舞台,在聚会中分享生活琐事,遇到困难时彼此安慰、支持。

两次校园歌手大赛的经历截然不同。第一次是线上比赛,我不停奔波寻找场地、设备,只为录制出动人心弦的作品。但由于隔着屏幕无法接收到观众的反馈,我总感到一丝遗憾。所以当第二次比赛在线下开展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我在线下排练中精心打磨歌曲编排、伴奏编曲、演唱唱腔,我还特地准备了两套妆造,力求在视觉和听觉上尽善尽美。凭着不断的打磨和努力,我荣幸地获得两次非专业组金奖!

歌唱不仅是我的爱好,点缀着大学生活,也是我精进专业能力的催化剂。在歌唱的舞台上,我不断磨练、精进口语能力,演绎好我喜欢的英文歌曲,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观众互动沟通,这让我在未来老师的舞台上更有信心面对期待知识的学生们。

“让热爱在生活里闪闪发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商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0级本科生黄晓芳

剪辑是我在专业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也是我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不是一个学东西很快的人,但剪辑让我觉得自己在专业上学有所成。

大三的时候,由于专业实践的需要,我进入了一家新闻媒体实习。当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剪辑新闻视频,因此我与剪辑间的羁绊也越来越深。刚开始,由于对剪辑软件的不熟悉,我经常错失热点的黄金发布时间。通过不断地和经验丰富的编辑老师们交流,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实战经验,尝试多样化的剪辑技法和不同的叙事手段,我的剪辑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快速捕捉到新闻的热点,制作出很多播放量破百万的新闻短视频。看着不断增长的点赞量,我感受到了观众对我的认可,内心也满是成就感。

剪辑让我越过新闻表层的信息,去探索背后的真相,在快节奏的信息流中保持敏锐,不断深化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如今的我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教育行业,虽然这份职业与剪辑不对口,但我希望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将自己在新媒体专业方面的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去延续和发扬自己对新闻和新媒体的热爱,让这份热爱在我的生活里闪闪发光。

“自由千金不换,我永远有下一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小黄

大一在对旅游管理这个专业逐渐了解后,我越发渴望亲眼见证课堂上的“故事”。我觉得,大学不止于课堂,更应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直到大三,拉萨的珠峰、兰州的黄河石林、亚庇的玻璃海等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从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去更加深刻地理解景区的运行模式和游客的需求感受。

在亚庇看到的最美落日我至今难忘。那天,我们乘着湿润的海风,划着桨板在海上漂浮,慢慢地,我们离太阳越来越近,离地平线也越来越近。我想人类是需要常常看见地平线的吧,那让我们有一种与大地同在的踏实感,好像在提示着我们在那繁忙的学业和重要的抉择之外,还有一个宽厚的存在,承载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后来,我反反复复投了很多次旅游领域的简历,虽然有时候失败了,但并不气馁。我还会选择在工作后抽出时间去旅游,趁繁花还未开至荼靡,趁现在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倾听那些很远很远之前的故事……

从“妙玉”到“探春”“熙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2020级本科生武仪佳

我自幼在外公外婆的熏陶下,我沉浸在《红楼梦》和《西游记》的世界中,逐渐培养起对阅读的热爱。进入大学不久,我发现大学生活与理想的落差。我对许多活动都不感兴趣,那怎么度过空闲时间呢?

我选择继续阅读和坚持写作,并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各种活动。我和春芳老师一起建立喜阅·《红楼梦》社,担任第一任总社长;第一次被邀请做评委,我在第五届“聚光经典”微话剧比赛中看见同龄人对经典鲜活的演绎;每个月的读书会上,我们围坐共读红楼,分享自己的感想,琐碎的瞬间和对同一本书的热爱,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

高中时期,我曾被形容为妙玉般孤高,但是图书馆悦读经典《红楼梦》整本阅读导读老师评价我像熙凤和探春。我想,这是参与图书馆组织的阅读活动带给我的变化。它成为连接我和许多同频率灵魂的载体,让我由i人变e人,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阅读充盈了我的头脑,拓展我的知识面,锻炼我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是我继续深造和参与实习的核心竞争力。因为阅读,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勿扰,多巴胺快乐创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21级本科生小陈

从绳编手链、纸雕,到双面绣、火漆、小型油画……直到今天,手工已成为我重要的快乐源泉。每当我因绩点、比赛、简历、容貌等感到迷茫、无助、自卑、喘不过气时,我就会做比较复杂的纸雕,花上四五个小时,看着一块原材料在自己手中一点一点变成心中想要的成品,心情也在制作的过程中慢慢沉静下来。

手工完成后的喜悦与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我很享受从0到1的创造过程,也沉浸在这独处的只属于我的时间里。每每看着自己的作品,我都认为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尽管它有不完美的地方,但也如此地与众不同,就像每一个你和我。

我愿意把这些蕴涵着我生命中那段物化的时光的作品送给朋友,这代表着我对朋友的祝福和爱。他们会把我送的礼物带在身上,因为觉得能给他们带来幸运,还有的朋友考试前特别紧张,一直抓着我的“吉祥物”碎碎念,他们总会期待并毫不吝啬地赞美我的“大作”……我想,我一直坚持做手工也是在学着坦然地与自己和解。因为一件事做到自我的极限就够了,哪怕不能100%,只是80%或70%也很好。总之,保持舒适的状态就是“完美”。

拥有被拒绝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2023级本科生邹桐

5月底,我因收到一封苦苦等待的三下乡录取通知而满心欢喜。在别人看来,这大概只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于我而言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谈及面试三下乡的初衷,我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或为证明自己,或为寻求成长。

四月末,我尝试加入家乡队伍,结果却不尽人意。之后,我选择积极寻找各地队伍的招募信息。尽管五月初多数队伍已招募完毕,我仍坚持通过信息平台和朋友咨询,精心修改并投递了5份简历。在每一次面试前,我都怀揣着紧张的心情,每一次面试后,我又会陷入焦灼的自我反思。由于实力和经验欠缺,前几封回复均未能如愿,内心自我怀疑,自感平庸,不及他人。

然而,我并未因此放弃,而是调整心态,总结经验,再次准备。终于,当我开启新的一封通知时,跳进我眼里的不再是“不好意思”而是“恭喜你”。那一刻我百感交集,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感到欣慰,为自己没有被一次次拒绝所打倒感到骄傲!最后我想告诉你:小小的人物也可以大有所为,有想法,那就勇敢去实现!

坚定选择,不惧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业教育学院英语(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张清胜

如果能定义自己的生活和位置,我想说我愿意成为默默发光的星星,一颗照亮他人生活,温暖自己内心的星星。我的献血行动始于高中时期,那时的我,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参与了献血活动。大学之后,随着对献血的科学认识加深,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如今,我已经累计献血24次。每次献血完不到一个星期,就会收到献血中心“血液检测健康,已被某医院使用”的短信通知时,心里便有一股暖意,我想这就是幸福感吧。

于我而言,献血不仅是助人行为,更是一种责任和回馈社会的体现。慢慢地,我真正体悟到助人是发自内心的,不图回报的。我无比肯定自己想法是正确的,所以我会继续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力求做到最好。

星星不会羡慕太阳的闪耀

因为它们的光芒也是独一无二

它们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点亮了无数的爱心

平凡的人生也有

不平庸的世界

追光的人

终会光芒万丈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采写丨顾芊芊 蓝彩婷 许悦

叶绮文 罗彤 钟烨 叶华 崔莹莹

黄婕淳 汪姗姗 陈佳欢 施怡静

摄影丨饶梓葶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李昕琳 陈德鑫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