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刘华清上将是一位福将。在战争年代,他多次死里逃生,两次负伤。对此,他有一句名言:“生为革命死不哭。”

在刘华清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有一位他终生难忘的救命恩人——那就是戴季英。

1934年11月,红25军开始长征,向伏牛山麓挺进。

出发前,刘华清等人被编入红25军政治部机关,担任组织科科长。经过两天急行军,部队到了河南驻马店西北象河关一带,过许南公路时,敌追剿纵队尾追不放。突然,敌第40军115旅掉头北返,抢先占领方城县独树镇附近的七里岗、砚山铺一带,构筑工事,并且与保安寨的骑兵团组成了一道堵击线,准备堵截红25军。

而红军还蒙在鼓里。

刘华清随军直属队走在前卫224团的后面。当他们走进独树镇时,忽听枪声大作。不一会儿,就见前面队伍潮水般地退下来,在他们身后也是敌人和雨点般的子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红25军军政委吴焕先握着大刀,大吼一声:“站住!”堵住了退下来的部队。

然后,他高喊:“不准撤!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边喊,边冒着弹雨,带领后面的战士们反扑过去,与敌人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华清也举枪高喊:“冲啊!”跟着队伍冲去,向敌人反冲锋。他跑着跑着,突然觉得左腿被重重敲了一下,身子一歪就倒在地上了。他赶紧爬起来,一看左腿踝骨上边被子弹穿了个洞,鲜血直流。他还不觉得痛,还要往前冲。但刚站起,又“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了。随即,他就被后面的人急急抬了下来。

激战中,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卫团跑步赶到,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将敌人打退,敌我转为僵持对峙状态。天黑后,风雪大作。军领导决定连夜突围。

由于风大、雨大,道路泥泞,要迅速摆脱敌人,主力部队就不能带伤员走。因此,军领导决定把伤员就地安置,多留一些钱,动员当地群众保护他们的安全。

战斗中负伤的官兵住在一个小村子。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伤员很快分散安置在群众家里,留下了一些大洋。刘华清的伤口经过处理,血已止住,也不那么疼了,但不能走路。听说要就地安置,认为留下必死无疑,心想拖着伤腿走可能也是死,但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立即对负责的干部说:“我坚决不留下,一定要随军行动。”

刘华清的情况反映上去后,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说:“那就带上他吧。”

这一句话,让刘华清成了最幸运的伤员。

随后,政治部机关按人头数配备牲口,戴季英还给了刘华清一匹小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突围时,刘华清就靠着这匹小马,跟上了部队,顺利地从敌军的重围中溜出来了。

果然,红军主力突围后,留下来的伤员都被敌人杀害了。而因为戴季英的一句话,刘华清成为唯一逃生的伤员。为此,刘华清一直很感激戴季英。

事过60多年后,1996年6月,身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到河南考察工作,在郑州特地去看望了戴季英。

此时戴季英已经91岁了,但头脑还很清楚,还记得这次独树镇战斗。但是,当初为什么同意带上刘华清走呢?他没有说。

至今是个谜团。

尽管如此,但有人说:“戴季英一句话,救了一位上将。刘华清后来还当了军委副主席,可见戴季英的眼光好厉害!”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