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年初,我和大多数地产人一样,没逃脱“失业”的命运。

好在有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加上脱离高周转996的工作圈,在当时看来,失业不算是一件丧气的事。

失业错觉的爽,演变焦虑的罪

地产进入黑铁时代,没了工作的地产人仿佛不约而同达成一个认知:让失业成为生活的调剂,短暂休息后,重启人生计划。

有些人,走遍大江南北,去海边冲浪,去沙漠徒步,去森林度假。

有些人,陪老人散步,帮爱人做家务,送孩子上下学。

有些人,生活更简单粗暴,睡了吃,吃了玩,完了睡。

在地产失业的大浪潮下,网上晒出各种神仙般的“退休生活”,不禁让人有种错觉:这也忒幸福了吧。

错觉终究是短暂的,我从过完正月十六,从幸福陷入焦虑。毕竟,有三十年的房贷要还,有上有老下有小要糊口,手头的钱越花越少。

经过一个多月的职场空窗期,自己降低了薪资待遇心理预期,总算找到还算合适的工作。

虽说收入大不从前,但行业红利结束的现实,让我对个人价值有清醒的认知,内心倒也知足常乐。

但还有不少地产朋友,仍在“和自己较劲”,认为自己的身价在市场上没有贬值。所以,这些人选择待业,等待市场回暖,机会涌现,再杀个回马枪。

事实上,1年过去了,随着土地竞拍市场的冷淡,地产人的生存空间愈加狭小,去年失业的人还没寻觅新的机会,今年却迎来一批批失业人的新面孔。

失业久的人,变成家里的“躺尸”

最可怕的是,失业久了的人,自我效能感减弱,对找工作这件事情产生恐惧,担心面试通不过,担心工作不适应,便以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借口进行逃避。

比如摆小吃摊创业、去专职跑滴滴、找朋友合伙开店、去工厂当一线工人……

当然,只要是赚钱的想法,都是好的。但这些想法,只停留在嘴,没有任何行动。

当自我效能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持续减弱,那人的行动力会逐渐丧失,真的会成为家里的“躺尸”!

找回自己,从做一点点开始

恐惧是一种情绪,人很难找到消除情绪的一招制敌。比如你逃避找工作,我没办法提供一个办法,让你第二天就打鸡血去找工作。

当人开始做正确的行动时,自我效能感会增加,但“恐惧”会消除人的动力。尤其当人失业时间很长,突然去写简历,很难坚持写完成。

因为自我效能感太弱,内心的恐惧直接摧毁了行动力。

我们需要从做一点点开始,从一天写10分钟简历,到点就停下来,做一件简单但成功完成的事情,会加强自我效能感。

试着坚持一周,你不但能写出完整的简历,还能让失业的恐惧感减轻不少。

最后,祝失业的朋友,找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