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俄罗斯外交部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中俄正在就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粮食问题进行“积极磋商”,两国已经就粮食问题形成定期的高层对话机制。这是继中俄能源合作之后,两国启动又一个战略合作机制。在当前全球面临粮食危机,我国也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中俄粮食合作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我国而言,举国上下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官方不止一次强调,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必须确保粮食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今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中也指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发展的新要求。

粮食生产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8653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6公斤,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人均400公斤的标准,自给自足率达到95%,储备量占总产量的18%。三个有关粮食安全的标准,目前都处于合格区间,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也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化肥】

一来,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国际化肥价格短期内暴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化肥价格,加重了农民的种粮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粮食生产整个产业链的控制仍存在不足的问题。

二来,中国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不够高,在整个国际粮食市场上,并不具备成本优势。这导致在自然竞争的条件下,有一些农产品会自行在中国粮食生产中遭到淘汰。比如大豆,因为粮食价格上不去,收割时产量又达不到预期标准,农户的种植意愿正在逐步降低,2022年我国的自给率只有18.5%。

三来,今年受气候变化影响,7月和8月我国遭遇罕见洪水灾害,灾害的发生地点集中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目前已经对农田造成毁坏,预计会影响到我国今年的粮食产量。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短期的自然灾害并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但总体粮食产量下降,将会使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地位偏向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我国洪水灾害比较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掌握更多的粮食,我国在应对危机时就会更加从容。而俄罗斯作为世界粮产量大国,在西方的围堵和制裁之下,将中国视为重要的粮食市场,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不小的积极作用。而且俄罗斯也是世界化肥生产大国,2021年化肥生产总量占到世界的13%,出口量世界第一。中俄加强粮食安全方面的合作,会有效地弥补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短板。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目前俄罗斯已经宣布不再延续黑海粮食协议。鉴于乌克兰危机的激烈程度,黑海粮食通道一时半会应该是难以恢复了,而中国不仅可以成为俄罗斯粮食出口的重要市场,同时也可以成为中转站。基辛格曾说,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所有人。

当前,经过美联储先放水后加息的霸道操作,国际粮食价格仍在不断上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为了能够换到充足的武器,产粮大户乌克兰还只将粮食出口到欧洲。这给了美西方利用粮食危机,构建粮食霸权以罕见的机会,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毅与拉夫罗夫】

而中国如果能跟俄罗斯在粮食问题上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手里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粮食,是可以为世界粮食稳定做出更大贡献的,美西方将不会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购买粮食的唯一渠道。这不仅可以有效稳定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同时对于破除美西方刻意塑造的粮食霸权也是大有帮助的。

事实上,中俄已经开展多时的能源合作,与如今的粮食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只要中俄稳住粮食和能源这两样战略物资的供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就掀不起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