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五千六百字,详细记叙80年代农村中专生的婚恋过程,为了增加可阅读性,部分情节做了艺术化加工,请注意甄别。

87年,我从地区的供销学校 毕业了,分配回到老家的供销社,成了乡亲们都羡慕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刚从学校出来的人,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单位也安排我在柜台当售货员,但我还是非常满足,并没有什么失落之感。

相反,和绝大多数的同龄人比起来,我吃上了国家粮,如今又能有一份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工作,不用风吹也不用晒太阳,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比起来,自己是何等的幸福?

我是70年出生的农村人,17岁就能拿工资帮父母分担家庭负担,父母也一直以我为荣。

自从我在供销社上班后,因为刚好赶上工资改革,我每个月都能拿到52块钱,也就彻底终结了那句“十年寒窗苦,为了33块5”的顺口溜(当时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月工资基本都是33.5元,直到87年工资套改才提升)。

每个月发工资,我就全部交给了母亲,自己几乎一分钱不剩。17岁的我还真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要读书,能多帮父母分担点压力就是好事。

每次我把钱交到母亲手里时,父亲就会用笔记下来,还告诉我说:你交的钱都给你记下,等过几年你要娶老婆了,家里总得拿出来给你的。

我心里对这个并不怎么在意,在我们那代人的心中,父母辛苦送自己上了高中,再也不需要日晒雨露的辛苦耕种,还不值得自己一辈子去孝敬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自己还只有17岁呢,离结婚娶老婆还远得很,对于金钱的概念也就更淡。

就这么过着平淡、却又心安理得的日子,我在供销社一转眼就过了几年。

这几年里,也先后在区里(当时县下的一层机构,大概管着五六个乡)的几个供销分社待过,到91年的时候,兜兜转转一圈,我又回到了老家所在的乡供销社。

这时候,我已经21岁了,按照乡下的习惯,和我同龄的伙伴们都已经结婚成家。但我是有单位的人,合法的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岁,于是这些年也没有太多的人给我说亲。

如今21岁了,登门做介绍的人就多了起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我自己是有单位的,找对象虽然不再说什么“门当户对”,但至少也得有份正经工作吃国家粮吧。

要知道我们当时的同事,找的对象基本都是学校、卫生院、邮政所或者粮站这些单位的。

热心的同事也替我张罗了几场相亲,但结果都是无疾而终。原因也很简单,其貌不扬的我,家里的负担又不轻,和我年龄相当的那些女孩们都瞧不起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我家条件不好的缘故,我从小就比较黑瘦矮小,到如今也不过一米六的身高,皮肤也有点黝黑,如果走在路上,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你是个吃国家粮的人。

说了几场亲没有结果之后,我自己也有点丧气,父母更是焦急起来。这不,过完年我就22了,现在连目标都没有,到时候不就耽搁了?

一转眼到了端午前后,应该是受父母的委托吧,隔壁村的张婶来家里给我说亲了,还拿来了一张照片,很漂亮的一个姑娘,我一眼看上去也很有点心动的感觉,只是随即就很坦然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长得怎么样心里还是有数的,这么漂亮的女孩,会愿意嫁给我?

张婶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我,照片中的女孩叫小梅,家里是街上的居民户口,吃的是居民粮,确实不能和你这样吃国家粮有工作的人比。

但人家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也不嫌弃你家里条件不好负担重,你们成家后,还可以住到街上去。

当时的“街上”,也就是区公所所在的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附近一带的中心地带,后来也成了一个大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梅家里是街上的 ,吃居民粮的身份确实比不上国家粮,但比农村户口又要好一点,像她这样的漂亮女孩,按道理也不应该找我这样的人“将就”啊。

张婶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媒婆”,她那么精明的人,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我脸上的疑惑,于是便笑着向我解释:

小梅曾经自己谈了个对象,也是农村的,他父母完全看不上,逼着她们分开了,所以才给了你机会。

那些年来,像我们当地那么偏远的农村,青年男女们在婚恋的观念上却是开放了很多,“恋爱自由”已经颇有市场了。

张婶的解释合乎情理,我也知道,不管是不是真的自由恋爱,但在农村,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必定是走不到一起的。

既然小梅的父母反对她自己找的男友,而又中意我,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就那样,在张婶的牵线下,我和小梅在街上的一家小饭店见了次面。张婶热情地帮我们介绍了一番,小梅脸上古井无波,表现得既不热情也不反对。

见到小梅真人了,我当即就被她的美丽所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隐瞒地说,不管是我读书是的同学,还是这几年参加工作后见到的姑娘家,小梅都是首屈一指的。能和这么漂亮的女孩结为夫妻,我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我对小梅非常满意,小梅也无可无不可,我们的关系就算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里,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约她,一起去街上的电影院看个电影,然后在小饭店吃顿简便的饭,尽管骑着单车要走十来里路,我也依旧乐此不疲。

在我的凌厉攻势下,小梅也有了一些松动,至少不再是之前那种冰山美人了,也能和我有说有笑地聊几句。

到中秋节前后,我们就正式订了婚。按照农村的风俗,在双方家里都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们到场见证。除了缺少一张结婚证之外,在所有人的眼里,我们已经就是夫妻了。

于是,之后的那段时间里,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心里有惦记着的人,而且还是自己最向往的人,只要能见到小梅对我璀然一笑,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而未来的岳父父母对我这个准女婿真没得说,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就会捎信让我去吃,我一时间走不开身时,他们还会一直给我留着。

再加上他们家在街上,买什么都方便很多。于是,每当我去他们家时,都能听到两个老人在商量:要尽快给小黄和丫头准备婚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完年,我就22岁了,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两家大人早就商量好了,赶在端午前结婚。满打满算,我和小梅从相识到成为正式夫妻,前后刚好一年时间。

新婚之夜,也是我和小梅最幸福的时刻。灯光下的小梅在我眼里就分明就是天仙,她就像只小猫一般窝在我怀里,我却老实地在她耳边叮咛:

小梅,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但我发誓,这一辈子都听你的话,一定要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婚后的那段时间里,小梅确实表现得很贤惠。尽管我是把她娶过门的的,但岳父同样也给我们准备了新房,任凭我们想住哪家就住哪里。

92年初,我们的孩子出生了,我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不但初为人父,事业上也获得了提升,成了供销社的副主任,大小也算是个官,工资待遇也涨了不少。

在我那时候的心里,自己这一辈子,有了小梅这样的娇妻,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每天下班就及时回家,忙着做玩所有的家务,恨不得让小梅能够“十指不沾阳春水”。

尽管成了孩子他妈,小梅的身材一点也没有变样,甚至还比以前少女时代更多了几分诱人的风韵,在我心里,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和她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了副主任的我,慢慢地就有了一些身不由己的时候,真正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开始减少了。小梅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变少,除了每个月我把工资交给她的时候,我已经很少能见到她对我会心的笑意了。

那些年,虽然我提了职,但供销社整体的走势是走下坡的,效益不好了,所有人都不能幸免。

相对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个体户迎来了爆发期。

我们当地很多年轻人,原本并没有多少文化水平,但外出一闯,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

时间来到95年,我和小梅的孩子快三岁了,供销社也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我下岗了,虽然还有个国家粮的编制,却无班可上,只能你自己去找寻出路。

那段时间里,小梅对我的态度急转直下,有时候我问她也没有个回应。为了养家糊口,我只得去镇上的灰山烧石灰。幸好我个头虽然不大,但从小就做过农活,只是这些年丢生而已,勉强还算能养家糊口

那一天收工回到家,竟然没有见到小梅,只有女儿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我问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开始还以为小梅回娘家去了,心里也没有多想,直接就撸起袖子做饭做家务。

直到饭菜都做好了,却还不见小梅回家,我这才感到有点不踏实,抱着女儿出门去打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就有邻居告诉我:下午的时候,看到小梅上了一辆摩托车王县城方向去了,骑车的还是个20出头的男人。

综合所有的信息,我顿时明白了一个现实:小梅跑了,离开了家,甚至都跑抛弃了不满三岁的女儿。

当晚,我就跑到了岳父家里,希望他们能给个说法。但两个老人也说不出什么信息来,一家人凑在一起也议论不出什么头绪。

最后,还是偶然间说到小梅坐着一个男人的摩托车时,岳母马上就联想到一个人——小梅以前自己谈的对象少甫。

岳父岳母带着我找去了少甫的家,果然,他家的坪里真的停着一辆摩托车,而少甫并不在家。

他父母也弄不清去了哪里,只是告诉我们,儿子这几年一直在广东打工,三年多没有回家了。前天才从广东回来,今天早上出去,中午骑着摩托车回来,然后就再没见人了。

到这时候才彻底搞清楚,小梅确实离家出走,而且还是跟着以前的男朋友走的。我抱着睡熟了的女儿,心里只有悲哀,竟然连半点恨意也没有。

是的,小梅离开了我,亏欠了我这几年来对她的一片真心。但我也知道,或许在她心坎里,我才是那个破坏她幸福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感到悲哀的,只是她为什么能放得下只有三岁的女儿。如果真的要离开我,只要敞开了跟我说,我绝对不会不放手的。

不管我再如何自怨自艾,小梅离家出走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我不但要拉扯三岁的女儿,也还要养家糊口,那段时间里,简直就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原本以为,小梅顶多也就是离开一下,之后就会回家的。可半年过去了,马上就是年关,她却一直杳无音信。我心里才明白,我和她之间,应该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当然,不管我们的婚姻对错,但总是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原本是受害者的我,身上反而要承受太多的压力,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我才是那个需要被谴责的人。

实在受不了了,我决定离开家,带着孩子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上生活。

父母和岳父岳母很舍不得孩子。不得不说,尽管小梅对我很不仗义,但岳父岳母对我确实没有说的,这半年来,更多也是他们在照料女儿。

我离开之前也写了信放在岳母手里,只要小梅回家就交给她。大概意思就是好聚好散吧,没必要那么不明不白地离开,想走就走,我会放手的。

我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到了省城,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作为80年代的中专生,也自认为肚子里还有点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打工的苦恼还刚开始。在偏远农村,你这个中专生或许还勉强算个“知识分子”,到了省城就不同了,中专文凭顶多就是说明你不是个文盲而已。

那几年里,我摆过地摊,也去郊区贩卖过小菜,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把女儿好好地带大。

或许有人或质疑我把女儿带出来的原因,为什么不把她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呢?这就涉及到后来饱受诟病的“留守儿童”问题了,再加上小梅这个母亲的不称职,我不希望女儿从小就在别人的讥笑中长大。

我的人生在98年底迎来了一个转折,一家港资企业在省城开了家大型超市,我很顺利地应聘进去,从最开始的售货员开始,很快就成了商场的管理人员。

在我看来,不管是商超还是以前的供销社,只要掌握了两句话就够了:货真价实,顾客心里。

货真价实不是我们基层管理所能左右的,我们要面对的就是顾客心里而已。而我刚好有农村供销社的真是经历,自然更懂得怎么样才能留住回头客。

我的工作稳定了,升入也增加了,女儿也上学了。我心里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女儿的成绩单。女儿的成绩很好,这时候也更加庆幸自己当初把她呆在身边的决定,至少在她身上看不到半点没有母亲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孩子大了,懂得的也就更多了,也会经常会问自己的母亲在哪里。我并没有故意去隐瞒她,只是希望能在她长大后再详细说。

这期间,我和小梅有个一次见面,大概是我到省城后的第二年,我们回老家办理了离婚手续。

几年不见,我发现自己心里竟然对她没有半点愤恨,只是仔细观察之下,小梅的神态并不是很好,身上的穿戴也挺陈旧的。

但既然离婚了,我也不好继续问什么。好聚好散吧,至少,她给我留下了一个女儿,难道不是吗?

岁月如梭,一转眼过去了23年,时间来到2018年,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了省城上班,年近50的我,也依旧在公司上班。

这么多年了,也算是公司的元老,也成了管理人员,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吧,最大的成就当然还是把女儿抚养成才了。

因为女儿要结婚了,我到处在帮她物色新房,来到一个新小区时,进大门的时候我突然就呆了。开门的是个女保安,我一眼就认出,这个保安竟然就是二十年不见的小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梅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我不自禁地喊了她一声,她这才认出我。

几十年不见了,往日的恩怨都已经烟消云散,看到她这副模样,我心中也不是滋味。也顾不上看房了,陪着她聊了一阵,得知她这些年过得很不好时,心里也确实不是滋味。

因为她还在上班,短暂聊了几句我就离开了。但我并没有走远,一直在附近的茶馆里坐着,看着她下班后走过来,便拦住她坐下喝杯茶再说。

四目相对,还真有面面相觑之感,人到中年了,心中也更多了几分平静。我只是用非常平淡的口气谈起了这些年来的经过。

得知女儿研究生毕业了马上要结婚,小梅脸上还是露出过一阵欣慰的,但随即就是黯然,很惭愧地对我说:你别告诉女儿见到过我,就让她当成我失踪了吧。

但我曾经答应过女儿的,这个的消息自然不会瞒着她,当天晚上就和她说了偶遇过她母亲的事,

女儿真的长大了,并没有露出太多的不满,只是让我自己决定今后的事,还问我的意见,是不是要去见一见母亲才行。

我并不反对女儿的决定,同样也把皮球踢回给了她让她自行决定,这也是我们父女俩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尽量让对方自己拿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也是母女连心,既然我不反对,女儿还是私底下去见了她母亲。

母女相逢百感交集,女儿也得知,母亲很多年前就和她的初恋离婚了,这些年来也觉得没有脸面回老家,每次回老家都是选在晚上回去的。

听她们这么一说,我也感慨了起来。

这么多年来,虽然我对岳父岳母没有什么怨忿,但我自己还真的很少去看望他们,平常也只是安排女儿去走走,也许就是这样才错过了知道小梅的消息吧。

有了女儿这个纽带,又同在一个城市,我和小梅的联络就多了起来。

慢慢地,似乎也找回了当年的感觉。不同的是,小梅的身上再也没有了年轻时那种很明显的清高,这些年生活的琢磨,早就已经把她磨圆了,当然也懂得了爱情和婚姻家庭之间的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复婚了,时隔28年,我们一家人终于破镜重圆,岳父岳母是最欣慰的。我也相信,从此之后,我们的家庭就只有风雨过后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