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增加对华天然气输送量。“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2021年对华输气150亿立方米,今年将继续增加,2023年将超过220亿立方米,2027年将达到380亿立方米。无独有偶,在刚刚结束的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俄气总经理米勒也表示,俄罗斯要增加对华天然气输送量,中国需要多少,俄罗斯就提供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然气输送基地)

对于表态中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中国当然是喜闻乐见。但中国人历来讲究听其言,观其行,俄罗斯方面的表态显然已经超出其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政府早已确定将能源出口战略从西向转为东向,东边最主要的市场就是中国,然而客观条件却严重限制了俄罗斯的战略转向。

在管道运输方面,“西伯利亚力量1号”目前仍未达到最大输送量,今年能向华输出200亿方天然气就已经很不错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和中蒙俄“东方联盟”两条管线还未开工,过早许诺输送量无异于“画饼”;在铁路运输方面,俄罗斯整个国家经济重心在靠近欧洲的西部,东方铁路运输线路密度较低,而且与中国铁轨的宽度不同,在不改变轨宽的情况下,两国通过铁路运输换轨困难又麻烦;在海路运输方面,从欧洲运到亚洲的液化天然气成本较高,不具备长久合作条件。从亚洲运往中国倒是可行,但一来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设施落后,生产能力有限,对于能源出口东向战略不会起到太大作用。二来俄罗斯在远东只有海参崴一个不冻港,而这个港口基础设施陈旧,运力有限,瓶颈期较短,也不能高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俄罗斯全国交通网来看,西部明显比东部更密集)

能源出口东向战略不顺畅将导致俄罗斯收入锐减。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1860亿立方米,现在只有近220亿立方米天然气转卖给中国,扣除对欧洲仍然持续的小幅度出口,还有约80%的天然气没有找到新的下家。欧洲确实缺气,为了应对俄罗斯断气所造成的供暖困境,法国都开始向德国输送天然气了,但德国依旧表示不会接受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甚至,俄总统普京已经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欧洲提供天然气,欧洲只要打开阀门就可以使用。现在球已经踢到欧洲脚下,但欧洲仍然没有做出任何积极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施工现场)

如果这些天然气始终找不到新的买家,从短期讲,将很快影响俄罗斯的经济收入。2021年俄罗斯GDP的45%来自于能源出口,能源出口不足,会进一步降低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所能调用的资源,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到战局的走向。从长期看,离开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今年欧洲将迎来“史上最难冬天”。但冬天一过,欧洲的各种替代措施就会不断补充进欧洲的能源政策,未来就算俄罗斯仍能给欧洲供气,欧洲的需求量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货运铁路)

从市场规模的角度看,目前能消化俄罗斯天然气的只有中国,俄罗斯领导层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不断表态向中国示好。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否稳定快速发展取决于国家利益,俄罗斯若是想让中国接手更多的俄气,就应该拿出诚意,管线升级、铁路标准对接、港口清淤、油气场扩建都应该提上两国的合作日程。虽然眼下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但只要有诚意,中国也不会让俄罗斯吃亏,但前提应该是俄罗斯先拿出诚意,中国才有可能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