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6月7日)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中〕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02

印度大选后对华关系向何处去

作者 / 王世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南亚所副所长

《环球时报》2024年6月5日;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

印度议会下院选举结果4日出炉,现任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得票领先但未过半,需要依靠其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若组建成功,莫迪将自2014年以来第三次担任总理。笔者长期跟踪南亚事务,造访印度十几次,认为印度新政府执政脉络演变清晰,内政外交政策不会出现颠覆性变化。在对华关系层面,新政府将延续若干固有立场和做法,但我们也有理由对中印关系保持谨慎乐观。

整体看,“全球制造业中心”“印度教国家”和“多向结盟”,可以作为观察印度新政府内外政策走向的三个视角。这些视角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印关系走向。

一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印人党在选前发表竞选宣言“莫迪的承诺”,提出一系列发展愿景。例如将通过“低通胀、审慎财政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推动“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30年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等。有关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提法,与莫迪首次执政期间提出的“印度制造”倡议一脉相承。该倡议目标是推动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由当时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5%。为实现该目标,莫迪政府2015年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PMP)”,通过对各阶段产品区别加征关税,吸引外资将产业链转移至印度本土;2020年又推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支持国内企业发展制造业。

显然,印度此举旨在改变目前过度依赖IT等第三产业、制造业能力不足的经济结构,寻求创造更多就业和经济机会。在此过程中,印度与中国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一方面,印度发展汽车、制药、手机等制造业,对于产业链中上游的中国存在巨大需求甚至依赖,这有助于密切中印经贸关系。但另一方面,印度始终想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地位,甚至想取而代之。

二是“印度教国家”。印人党系印度教民族主义联盟“同盟家族”的重要成员和政治代言人。印人党的意识形态母体、“同盟家族”的核心组织“国民志愿团”主张应凸显印度教的至上地位,将印度建成纯粹的印度教国家。印人党过去十年执政期间,印度教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印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世俗主义、左翼思潮等遭到边缘化。在“莫迪的承诺”竞选宣言中,就有实施统一民法典、在全球范围庆祝印度教节日、扩建印度教圣城阿约提亚罗摩神庙的旅游设施等。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迎合乃至催化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印人党迅速崛起的关键。印人党在此次大选中表现低于预期,不排除以后加倍执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以争取占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支持。这有可能将中印矛盾“意识形态化”,激化两国一些固有分歧。此前,“国民志愿团”喉舌媒体就曾多次就边界问题污蔑中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三是“多向结盟”。印人党将印度“不结盟”外交传统视为国大党遗产而绝口不提,其外交政策的实用主义色彩强烈,宣称将采取“多面结盟”政策,“在全球矛盾中发现机遇并加以利用,实现印度国家利益”。接下来,印度料将继续同时发展多对大国关系,居中进行多向对冲,以寻求自身处于有利态势。对于美国出台“印太战略”并拉印制华,印度试图采取“迎合但不附和”政策,趁机换取美国支持印度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在经济安全等领域获得实际好处。

尽管中印关系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印度新政府仍充分认识到中印关系的重要性。在4月选举正式启动前,莫迪曾在公开表态中强调中印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中印关系保持和平对于整个地区乃至世界都非常重要,并称通过外交和军事层面的建设性接触,中印有能力恢复和维持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推动双边关系改善。

03

广而告之

(2024年6月7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GD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简报、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告发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联系人:王盖盖 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

微信号:GDYT-2017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04

平台记事

(2024年6月7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万。截至6月7日20时整,“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万。

05

(2024年6月7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