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战场上放手一搏,重挫俄军后,抛出了一份以“基辅安全协议”为题的安全保障草案。草案白纸黑字地写着,签署协议的国家应当在乌克兰受到袭击时向其提供军事援助,并点了美国和欧盟主要国家的名,希望他们参与其中,给乌克兰的安全兜底。但是排名第一位的美国拜登政府还没表态答应,条约的条款细节也还没有完全敲定,德国政府就先向乌克兰说“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是这样说的,“没看到有国家给乌克兰送去步兵战车或主战坦克,加上德国已经与合作伙伴有约定,所以抱歉了”。之前兰布雷希特还以德国武器库存告急为由,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若结合兰布雷希特此前说的“乌克兰捍卫了欧洲的安全,德国必须给予支持”,其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许是德国能给乌克兰提供支持,但重型武器不行。可是乌军在战场上要想战胜俄军,就必须依靠重型武器的强大攻击力,而不是一些防御性武器。现在德国连陆战装备都不肯提供,都没谈到战机、军舰之类的更高级别装备就表示拒绝,还谈什么给整个乌克兰的安全兜底?

这也是让乌克兰失望的一点。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称,德国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坦克的理由不合理,乌方看到的只是德国的“恐惧”和不愿帮助乌克兰的借口。言语中透露出强烈的不满。但按理来讲,德国给乌克兰送去的武器装备还真不少,比如“毒刺”防空导弹、“猎豹”自行高射炮等,并且还给予乌克兰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说不上“两肋插刀”,但“雪中送炭”还是有的,就凭这一点,乌克兰指责德国“胆小怕事”似乎有点过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究一下,德国不愿意过多参与俄乌冲突,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其实另有原因。就拿乌克兰这次提出的“基辅安全协议”来讲,草案提到签订协议的国家要在乌克兰遭到“侵略”时出手相助,包括但不限于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如果被点名的国家都签署了这份协议,那俄乌冲突有升级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这话也不是瞎说的,是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原话,他还称不受限制地向乌克兰运送危险武器,迟早会导致军事行动升入另一个层次,给多国介入俄乌冲突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再次敲警钟,而这个后果德国恐怕承担不起。

这只是原因之一。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了90分钟,前者对俄乌冲突的看法,是希望俄方尽快在实现停火和俄罗斯军队完全撤出的基础上,为乌克兰的这场冲突找到外交解决方案。不难看出,其实德国的态度与之前差不多,并不想俄乌冲突继续下去,因为德国经济已经受到严重波及。如果乌军和俄军一直打下去,还谈什么欧洲最大经济体。就算为了自己一个国家,德国也该为俄乌冲突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乌克兰提出的安全保障草案,美国方面还没有给出答复,但以拜登目前的态度似乎也不太可能签署。因为在乌军反击成功时,拜登表示乌克兰在抵抗俄军方面的确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这还远远不够。言外之意,乌军一时的胜利并不足以扭转战局,当然中间还夹杂着一点不看好乌军的意思。就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老是强调,没有西方给的武器,乌克兰就要输了,让不少人认为其实是西方武器重挫了俄军,而不是乌军。

被乌克兰点名的还有英国。一向热衷于拱火俄乌冲突的特拉斯上任后,就收到了泽连斯基访问乌克兰的邀请,看上去似乎最有可能签署“基辅安全协议”?实则不然。特拉斯上任后,光是处理约翰逊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就已经够呛,打“乌克兰牌”更多是为了展现自身强硬的一面,真要“动刀动枪”,英国现在既没这个意愿,更没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