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的战场上,有一群特殊的存在,那便是保送生,他们宛如“神”一般。在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每年高考时,考场前那由保送生组成的“学霸助考天团”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备受家长和同学羡慕。今年,助考队伍里的何仁熙格外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仁熙已被北大物理“卓越计划”录取,无需高考就能保送,但他却毅然选择参加高考。他深知高考是一次独特的人生经历,是与青春的一场特殊分别。即便有保送这一捷径,他仍渴望通过高考完整感受其中的压力与挑战。6 月 7 日上午,保送生组成的助考队早早来到杭二中滨江校区门口,为考生加油助威,那些因期末考试等无法到场的保送生则以人形立牌的形式继续“助力”。何仁熙身着自己手工缝制、绣着“一位考生的信仰与坚守”的加油衫,格外显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惊讶的是,何仁熙重回考场选择的是语文学科,这可是他的弱项,最好成绩仅 114 分,但他对语文有着深深热爱,这源自二中的语文老师陈欢,她的教学让他重新点燃对语文的兴趣。尽管在题海中拼搏,他也会抽空阅读名著、练字来调节。高考结束后,他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觉得这是高中语文考试中最好的一次。对他来说,这不仅是考试,更是与语文的深情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为学霸,何仁熙认为天赋远远不够。他初中在普通公办学校,曾被视为劣势,但他用努力证明自己。刚进杭二中时,他为自己定下全校 400 名的目标,之后每次考试都稳步提升,即便遭遇家庭变故成绩下滑,他也没放弃,最终凭努力实现梦想。他的高中生活并非坦途,曾面临竞赛失利和高考双重压力,那段时间他争分夺秒学习,制定详细计划,坚持到寝室关门。凭借这份执着,他在高考首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入选北大“卓越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校和家庭支持下,何仁熙兴趣广泛,爱学习也爱做饭、骑自行车、画画,还对历史书和名著有浓厚兴趣,这些丰富了他的生活,让他全面发展。他想告诉年轻人,人生刚开始,未来充满可能,不必总追求第一,要在自己道路上努力,靠奋斗和探索创造辉煌。即将成为北大预科生的何仁熙已设定目标,希望能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坚信青春之路靠自己打拼,付出终有回报,热爱语文和坚持学习已融入他生活,伴他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