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台军演结束半个月后,解放军东部战区又有了新行动,而台当局方面也作出了新表态,尽显退缩之意。

1.围台军演结束,东部战区又深夜行动

虽然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的“联合利剑-2024A”围台军演,已经结束了半个月,但是这场军演给外界带来的“后劲”依旧存在,尤其是军演名字中的“A”,不免让人感觉,解放军后续还会组织类似的军演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利剑-2024A”围台军演)

这也就导致大家十分关注东部战区的演练消息,而近日,东部战区确实又组织了一场训练,虽说这不是第二次围台军演,但也十分特殊。据东部战区发布消息,其空军航空兵某旅,在深夜进行了一次飞行训练,多架战机呼啸升空,进行了夺取制空权、对地面目标进行突袭等多个训练科目。

东部战区还展示了一架长机和一架僚机的模拟空战对抗内容,这两架战机配合十分默契,从远距离锁定目标,到中距离和“敌机”缠斗,整个行动一气呵成,最后成功击落了“敌机”。

在这次训练中,最特殊的地方,莫过于是在深夜进行,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该旅领导解释称,这个时间段是飞行员身体最疲惫的时候,而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加强训练强度,能更进一步的提升打赢能力。

的确,深夜这个时间段对飞行员的影响,肯定要大于白天,但此类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飞行员尽可能的克服障碍,做到可以随时准备战斗,这对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都将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深夜训练)

而就在解放军通宵研战之际,台军方面也有了新的表态,不过所要表达的含义,却让人议论纷纷。

2.台军口气变了,做好反击准备?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在台立法机构作出报告并接受质询。

他在被问到“第一击”的定义时表示,如果解放军攻击台军在航机舰、设施,或攻击台湾本岛、“外岛”,亦或是没有经过许可,进入12海里内所谓的台“领海空域”,那么台军就可以行使“自卫权”。之后他还强调了一遍,台军没有“第一击”,只有行使“自卫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

针对顾立雄此番说辞,岛内民众并不买账,认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所谓的“自卫权”其实更加危险,难道说没有“警告驱离”,就要直接“开火”吗?台军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底气?

虽然一部分声音认为,顾立雄只是为了嘴上“过瘾”,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其实说明台当局口气变了,并且大有退缩之意。

还记得台当局时任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是如何定义“第一击”的吗?虽然和顾立雄所说大致相同,但是当时邱国正划下的所谓“红线”,是24海里。这也就说明,顾立雄现在把“红线”主动缩回去了一半。

从中也能看出,现在解放军的强力施压,对岛内“台独”分裂势力起到了很大的震慑效果。我们在进,他们在退,在这一进一退之间,很好的说明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外强中干,他们“以武谋独”的想法,到最后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3.美国还是靠不住,台当局高兴早了

或许有人会说,台当局现在不只是“以武谋独”,而且还在“倚美谋独”,那么台当局的企图会得逞吗?

的确,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总是在找各种方式加速武装台湾,让美国军火商窜台,以及专门为了给台湾提供武器,而成立“秘密小组”。甚至说美国总统拜登,在公开场合再一次提到了“武力保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面对美国这一系列举动,台当局很高兴,表示对拜登能重申对台湾的安全承诺,致以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但是,台当局高兴早了,因为拜登的表态非常模糊。他的确说美国会“武力保台”,但是被问道会不会派地面部队时,他则是强调视情况而定,之后又再次强调称,“动用武力”与“派遣地面部队”是不一样的。

这也说明了一点,看似拜登的表态“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实际上,他只是表达了一遍美国以往的政策,甚至于还有暗示美军不会下场的意思。

那么不让美军下场,美国能如何“武力保台”,能做的最多的,应该就是提供武器了,可是美国提供的武器,是在帮助台当局吗?自然不是,美国拿出的武器,都是库存货,台方根本就没得挑,反倒是还要因为美国“慷慨”,大肆感谢美国。

这就意味着,美国实际上是根本靠不住的,美国也没有准备要和中国“正面交手”的意思,之所以如此关注台海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了“以台制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

不过,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我们不会坐视不理,我国防部和外交部也多次就相关问题亮明立场,并且我们不只是说,同样也在做,围台军演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等外部势力,以及“台独”分裂势力,最好及时收手,不要一味挑衅,否则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失败下场。